即便是在楚宁面前,高纬也是紧牵着郑儿的玉手不放。
楚宁看到这一幕有些眼热。
经历层层磨难之后,郑儿终于修成了正果。
她欣慰的看着二人说道。
“只要你夫妻二人和和美美的,师尊就满意了。师尊就等着看你二人一个成为明君,一个成为贤后。再生养几个孩子,一辈子相依相伴,白头偕老。”
楚宁的话就是最真诚的祝福,听的郑儿两人心中火热。
“师尊放心,朕以帝王的身份向您保证,一定好好呵护郑儿,成为您心目中的明君。”
日久见人心,心变了,承诺说的再好也是会变的。
虽然楚宁不信保证,但也不会当面质疑高纬做不到。
“你的往后余生是郑儿陪着的,你的保证自然也该对她说。不过有一点你说错了。作为一个皇帝,是不是明君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要得到百姓的认可才行。”
甚至,有些事情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
即便是被后世评价,也认可帝王的作为。
高纬赞同的点点头,认为楚宁说的在理。
这天过后,高纬经常向楚宁请教问题。
上至朝政大事,下至民生温饱。
只要是有不明之处,高纬都会听听楚宁的见解。
高纬和郑儿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而杨雪舞那里却是夫妻争吵频频。
从给新帝献贺礼之后开始,杨雪舞坚信奶奶的占卜不会出错。
高纬说信任高长恭不过是为了迷惑人心罢了。
为了拯救丈夫被赐死的命运,杨雪舞多次请求高长恭提防高纬。
可是,高长恭常常被唤入皇宫商议国事,并无发生杨雪舞所说的兄弟嫌隙。
因为此事,两人之间的观念无法统一,多次出现了一言不合就冷战的场景。
高长恭不懂杨雪舞为何看不清楚事实真相。
杨雪舞不理解高长恭为何参不透功高震主的下场。
两人都不愿意改变,感情也被一点点的消磨。
这一世,为了实现齐国的国泰民安,郑儿和高纬做了很多努力。
为了辅佐高纬成为明君,郑儿向楚宁请教了很多强壮国家的计策。
从民生开始,改善耕具、轮作方式和粮种提高产量,从源头提升百姓的温饱水平。
百姓富足之后,人口也随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