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一眼的为自己倒茶。
“怎的?可是遭遇了什么阻拦?”赵姬坐于赢子楚身旁,“理应不该如此。城中有三万铁甲卒,又有昨夜血洗之鉴,谁人敢出言反驳?”
听到赵姬的话,赢子楚咧嘴一笑,痛饮茶水,“就知瞒不得你,今日早朝。我出言时,百官噤若寒蝉,不敢多言半分。只可惜你不在场,不知我是何等的威风。只是···。”
“只是什么?”
“芈宸上奏,大秦历经魏与诸国联军一战,损失不小。如今军中缺兵少将,若诸国来伐,怕是阻挡不得。”赢子楚放下茶盏,“寡人倒是觉得,此言不假。大秦应当多增加兵将,以应对下一场战事。”
“你答应了?”
“虽寡人认同芈宸说法,但···但总觉得其中蹊跷,故而没有应答。”赢子楚看向赵姬,“便想着搪塞过去,与你商议。”
“如今天下局势初定,诸国已耗尽最后一丝国力。再者,莫看如今魏无忌还存活于世,但其实魏王杀魏无忌之心,一直有之。诸国想要联盟攻秦,已经不太可能。”
赢子楚听完这话,哪里还忍得住,一拍桌子,“我就知芈宸有其他心思,幸好没有答应。”
“吕不韦派人传信于我,大王听后,便知芈宸是何心思。”
“何信?”
“函离十,驻王四。重压楚,以谋兵。函谷关离了十万大军,驻守咸阳城四地。让我们向楚系施压,好让她借此让楚系势力为秦国养兵。”
“函谷关乃要地,竟敢私自调离军队!”赢子楚猛拍桌子,双眼似是喷火,“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她对赵姬说道:“单凭此事,就可摘了她芈宸首级!”
秦国为何能在天下诸国之中,逐渐成长以至称霸。
天赐函谷关,其功绩不可抹灭。
算得上秦国根基之一。
而芈宸如此做法,无疑是坏秦国之根基。
这无论是哪一代秦王,都不允许的。
泥人也有三分火气。
更别谈如今掌握生杀大权的赢子楚。
火气自然更足。
春风得意之时,哪见得了这般龌龊。
“芈宸首级摘不得,华阳也是。”赵姬也拍了一下桌子,“子楚,不可因一时之得意,而坏了大事!”
两人相视,皆不退让。
片刻过后,赢子楚闪躲着赵姬的目光,“寡人···我听你的便是。”
“虽诸国已无力联盟伐秦,但大秦的目光,始终不是偏居一隅之地,而是放眼整个天下。想要争夺整个天下,靠嘴是说不来的,唯有武力。养兵募将才可谋求天下。”赵姬语气也缓和了一些,“吕不韦此策甚好,若能实现。不仅可让楚系再无兴风作浪之本,还能让我们不费钱财,得数十万兵马。”
“可···那可是十万人。万一诸国得知此事,前来讨伐。我···若函谷关失守,我难辞其咎也。”
赢子楚的担忧,也实属正常。
如果知晓函谷关调离十万人。
难免诸国,尤其是楚国会蠢蠢欲动。
想要趁机拿下函谷关。
毕竟好几场战役,楚国虽然都有参加,但其实损失的并不多。
老二的地位,一直都没下去。
哪有老二不想上位的。
相比较其他国家,楚国是最想干掉秦国的一个。
只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担当此重任。
这也是楚王心心念念魏无忌的根本原因。
“想要成大事,就必须冒点风险。再者,若诸国真敢来犯,就不信芈宸敢犯大秦之大忌,宁愿与铁甲军对峙,也不愿会援函谷关。再者,吕不韦掌握秦国之兵权,就算芈宸糊涂,吕不韦亦能调集军队···。”
话未说完,门外有宦官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