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 > 第2103章 用事实说话(第2页)

第2103章 用事实说话(第2页)

而税务部门为了完成税收增长指标,开始对辖区内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以各种名义进行“预征”,导致企业怨声载道…

在这样的乱象下,经济数据终于有了起色。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股浮躁甚至虚假的风气,开始在浑江市各县区蔓延。

姜云山开始越来越频繁的不断收到来自基层和企业反映的问题,心情愈发沉重。

他知道,顾宏运已经在一条危险的路上狂奔了,而整个浑江市都可能要为他这种急功近利付出沉重的代价。

思虑良久,权衡利弊之下,姜云山没有选择在常委会上与顾宏运为这事正面冲突。

因为他知道,在顾宏运看来,任何对“攻坚”行动的质疑,都是在阻碍经济发展,是在拖他的后腿。

于是无奈之下,他决定换一种方式——用事实来说话。

经过计划,姜云山带着市委办、发改委以及纪委的部分精干人员,十分低调的成立了一个调研组。

调研组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一线,对“百日攻坚”中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区县和项目,进行了暗访和调研。

他们首先去了尚文县,尚文县政府上报,该县在“百日攻坚”中成功引进了三个“高科技”项目,总投资额达五亿元。

而当姜云山带着调研组悄悄出现在所谓的“项目工地”上时,却只看到了一片还没平整过的荒地和几块孤零零的项目介绍牌,现场没有任何施工机械和人员。

再经过私下走访附近村民和调阅工商资料,调研组发现,这三个项目中有两个投资方注册资本极低,且没有从事任何实体业务,而另一个则有套取政府补贴的前科。

为了增加说服力,紧接着调研组又暗访了几家被税务部门“重点关照”的当地中小企业。

企业主们面对市委调研组的突然到访,起初不敢多说,在得到保证后才开始大倒苦水。

据他们说,尚文县的税务部门为了完成任务,不仅提高了核定征收额,还要求提前预缴下个季度的税款,导致这些企业现金流极度紧张,有的甚至已经面临停产。

在收集到证据后,姜云山并没有声张,而是带着调研组悄然转道齐川县。

齐川县本地最大的企业是一家食品加工厂,在齐川县的上报材料中,这家食品厂由于扩容一次性征地五千亩,会投资三亿兴建新厂区。

然而,当调研组找到食品厂老板后,老板却苦笑着告诉调研组的人,他根本没有建新厂区的想法,所谓征地和建厂不过是为了配合县里撒的谎。

因为县里威胁他,如果不配合的话,原本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全部要作废。

除了这家食品厂,齐川县还有一个投资上亿的温泉度假村项目,根本就是凭空杜撰出来的。

这样的结果让姜云山不禁感到触目惊心。

连续几个县区走完,他的脸上已经彻底看不到笑容了。

实际上,这个百日攻坚,不仅没有给各县区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发展,反而严重透支了政府的公信力,恶化了营商环境,挫伤了企业和基层的积极性。

在连续进行了三县一区的调研之后,姜云山就返回市委,让调研组将所见所闻整理成了一份内容详实,带有大量具体案例和数据的报告。

报告全部用事实说话,揭示了“百日攻坚”行动在基层执行中已经严重偏离初衷,正在演变成一场劳民伤财,祸害长远的形式主义闹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