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没有身份证,这介绍信就是最好的通行证。
住宿,坐车,甚至购买一些特殊的物品,都需要这玩意。
“哦,老师啊,你们先登个记,三天以后来拿照片。”
老师傅接过那封介绍信,随意的看了两眼。
“三天?不能今天就拿吗?”
陈萍忍不住问道。
她现在恨不能立即看到自己照的照片,哪有耐心等待三天。
“我们这里要统一清洗照片,昨天刚刚洗过,你想拿照片只能等三天以后。”
老师傅一边说着,一边不着痕迹的扫过李卫东。
而这个时候,李卫东假装打量这家照相馆。
墙上也挂着不少照片,其中有几张带着明显的城市特色,而且照片下面还有一行小字:1951-3-10——黄浦江。
“师傅,这张照片是谁拍的?”
李卫东指着那张照片问道。
“这张啊,是以前东家照的,我们这家照相馆有些年头了,九年前从尚海迁到这边,不过自从联营后,东家就回尚海了。”
那名老师傅漫不经心的说道。
“为什么要迁到这里来?”
李卫东好奇的问道。
“东家的决定,我们这些当伙计的就不清楚了。”
老师傅摇摇头。
“这样啊。”
李卫东没有继续追问。
刚刚几个问题,他基本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首先,对方一直对他充满警惕。
其次,言语间对于自己曾经的东家没有半点敬意不说,那种漠然,仿佛在说一个不存在的人。
如果再加上自己进来后,对方盯着自己脖子上挂着的相机流露出来的异样,基本可以断定,眼前这个人,有问题。
李卫东也不知道该说自己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
碰到冉秋叶不说,来洗个照片,竟然又遇到了特鲁次的‘同伙’。
没错,就是特鲁次的‘同伙’。
李卫东可以确定的是,对方一定见过自己脖子上挂着的相机,并且知道相机的主人是谁。
要仅仅只是这样,其实还没什么,因为是特鲁次不可能携带太多的胶卷来,所以势必会在本地买,恰好在这个照相馆也没什么。
所以,对方见过特鲁次,认识这台相机,完全能解释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