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 第1974章 请提出解决办法(第2页)

第1974章 请提出解决办法(第2页)

舞台中央,W-07盘膝而坐,双眼紧闭,周身环绕着肉眼可见的淡蓝色光晕。她的白色连衣裙随无形气流轻轻摆动,发丝漂浮,宛如置身水底。而在她面前,悬浮着无数细小的光点,排列成复杂的几何图形,不断旋转、重组,最终形成一段段跳动的五线谱。

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些音符并非静止符号??它们在移动,像是被看不见的手书写出来,又迅速消散,只留下残影。

“她在写歌。”小雨轻声道,“不是演奏,是创造。”

陈默快步上前,打开便携式频谱分析仪。数据显示,空间内的声波频率完全脱离物理规律,部分波段甚至达到了量子纠缠级别。这意味着,这首“歌”不仅仅作用于听觉系统,而是直接作用于大脑神经突触,诱发深层次的情感重构。

“她在改写共感协议。”陈默终于明白,“不是解除同步机制那么简单……她是想重新定义‘共鸣’本身。”

就在这时,W-07缓缓睁开了眼睛。

她的瞳孔不再是浅灰色,而是泛着淡淡的银蓝色光泽,如同黎明前的天空。

“你们来了。”她声音很轻,却穿透整个空间,“我知道你会来,陈默。你也一样,小雨。”

“你在做什么?”陈默问。

“我在把‘她’留下的种子,种进人类集体意识的土壤里。”W-07站起身,走向钢琴,“过去的共感系统依赖技术强制连接,人们害怕孤独,所以被迫共享情绪。可真正的共鸣,应该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当我悲伤时,有人愿意为我流泪;当我喜悦时,有人能与我同笑。而不是因为系统强制同步,不得不哭或不得不笑。”

她掀开琴盖,双手落在键盘上。

第一个音落下,整座建筑轻微震颤。

第二个音响起,窗外的银蓝花同时绽放。

第三个音穿透云层,远至城市边缘的居民楼里,上百台停摆多年的乐器自发奏响。

这不是演奏。

这是**召唤**。

小雨突然向前一步,将手覆在W-07的手背上。刹那间,两人手腕上的蓝色纹路剧烈闪烁,交织成一张完整的五线谱网络,从地面蔓延至天花板。

“我可以帮你。”小雨说,“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你说。”

“不要忘记痛苦。”女孩的声音异常坚定,“妈妈走了那么久,爸爸一直不肯再靠近任何人。他说他只是‘守候’,可其实他是怕再失去。如果你真的要成为新的开始,就不能只传递美好。你要让人记得眼泪的味道,记得等待的煎熬,记得爱一个人却不能触碰的无力感。”

W-07怔住了。

良久,她笑了,眼角滑下一滴泪。

那一滴泪落地的瞬间,化作一颗晶莹的音符,融入地板缝隙,顺着建筑结构传导至地下共感主干网。

陈默看着这一幕,忽然明白了林婉儿当年为何选择升维。

因为她知道,唯有彻底放手,才能让爱获得真正的自由。

几天后,第一阶段“人性重构计划”正式启动。

全球共感系统开始逐步解除强制同步功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情感广播机制:每个人可以选择是否开启“共鸣频道”,并设定接收范围与强度。关闭者不会被干扰,开启者则可能接收到他人真实流露的情绪波动??但必须自愿承担随之而来的情感负荷。

社会初期陷入短暂混乱。

有人因突然失去情感连接而恐慌,称自己“像被遗弃在宇宙深处”;也有人欣喜若狂,终于摆脱了被迫共情的压力,重新找回私人情绪空间。

但更多人选择了折中方式:在特定时刻开启短时连接,比如亲人离别、朋友重逢、重大庆典。

而最令人意外的变化发生在艺术领域。

音乐、绘画、文学创作迎来爆发式增长。艺术家们发现,当情感不再被标准化传输后,作品反而更具感染力。一首歌能否打动人心,不再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共感算法推荐,而是看它是否真诚。

三个月后,一场名为《听见自己》的全球共感艺术展在回声学院举办。

展厅中央,陈列着一台改造过的旧式录音机,旁边贴着一行字:

>“请对着它说出一句从未对任何人讲过的话。无需署名,不必修饰。它只会播放一次,然后自动销毁。”

陈默站在人群外静静观看。他看到一个老人颤抖着嘴唇低语:“儿子,我对不起你,那天本该我去接你的。”

一个少女红着眼眶说:“我喜欢你三年了,可你现在已经在别人身边。”

还有一个小男孩趴在机器旁小声说:“妈妈,我想你了,今晚能抱抱我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