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输了就不能怪别人了。
而且也不能说武璐瑶没有给你们登上台面的机会。
是伱们自己输了,是你们自己实力不如他人,这个真的是怪不了别人的。
这些制度都是武璐瑶早就设计好的。
同时这些制度,在大周都已经运行的非常的成熟了。
武璐瑶的身边,又不缺大周这边的文官。
因此想要制定更加详细的规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当所有的东西,都弄好了之后。
武璐瑶直接让人把这个制度给推广了下去。
当然对武家的人来说,肯定不能说这是科举制度。
如果这样说的话,必然会遭到很多人的攻击。
因为已经与大周开战了,所以还是有不少人知道大周的科举制度的。
这个时候说是科举制度,必然会遭到各种的口诛笔伐。
现在这样弄一下,改变一个名字,大家接受起来就容易的多了。
就算是有些人可能会看出来,这个事情的内核,依然还是科举制度。
但是那又能如何呢?
武家的人,尤其是底层的人,真的是太需要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了。
只要是面子上过得去,没有明显的硬伤,这样一个被模糊的制度,就可以在武家执行下去。
反而是那些再次站出来的人,会被当成搅局者。
对于这些搅局者,他们的下场那肯定是很惨的就是了。
武家二老对于武璐瑶的这样的做法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他们两个怎能不明白,武璐瑶在玩的是什么把戏呢?
可是那又能如何呢?
他们两个现在站出来,充当那个搅局者吗?
如果他们两个站出来的话,一定会被骂的非常的惨。
同时会帮助武璐瑶,更加的团结那些中低层的武家的人。
这与他们最终的目的是完全的相左的。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默不作声。
同时事情都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
他们两个也明显的发现了一些异样的东西。
比如说武璐瑶身边的那些文官。
他们似乎非常的了解大周。
他们帮助武璐瑶制定的那些大周的规则,似乎格外的得心应手。
同时又比如说他们身边的那些文官。
他们身边的这些文官,看上去是在帮助他们出谋划策。
但是似乎,在很多大是大非的面前,也有他们的影子存在。
他们似乎也在推波助澜,把水往武璐瑶那边去推。
似乎这些人也非常的了解大周的制度。
再仔细的调查一下的话,他们跟武璐瑶身边的那些文官,明显的有着不浅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