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太子多虑了,臣等岂敢?”一名大臣站出来说道。“随你们!”“好了废话不多说!”“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嬴青夜淡淡道。“启禀太子,臣有本启奏!”“说!”“近年来走去叛乱肆虐,导致许多地方粮食减产,有些地方更是出现了灾荒。”“三川郡,更是出现在百年难遇的旱灾。”“百姓易子而食,臣恳请太子拨粮赈灾。”嬴青夜眉头一皱。果然还是来了。每每出现叛乱,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若是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新的叛乱,会严重影响大秦的国力。恐怕大秦真的会二世而亡!“户部尚书!”“臣在!”“即刻拨粮赈灾!”“诺!”“萧何!”“臣在!”萧何立马站出来。“你亲自去走一趟,看看灾情。”“安抚百姓!”“诺!”嬴青夜点点头。“为了避免有人中饱私囊。”“本太子决定创立大秦日报!”“成立宣传部,归礼部管辖!”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这宣传部倒是好理解,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用于宣传。至于宣传什么,什么不可能宣传?只要有利于大秦的,都可以宣传,利用舆论的影响,巩固大秦的统治。不过这日报!他们就听不懂了!“敢问太子,这大秦日报是……?”萧何疑惑道。“就是报刊,报纸!”“比如现在,大秦各地受叛乱影响严重,让粮食减少。”“有些地方更是颗粒无收,朝廷就需要拨款赈灾。”“我们就将这次的各地赈灾粮食、赈灾款,全部登在了报纸上。”“在全国推行,让全国百姓都知道朝廷没有忘记百姓。”“也让当地百姓知道那个人能领到多少赈灾粮食,朝廷没有忘记他们。”“人人都知道自己能够领到多少,这样还敢有人贪墨吗?”“还有就是摊丁入亩的新政,也将它刊登在报纸上,让天下百姓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如此一来,他们就不会被当地的土绅控制欺骗,他们清楚了以后,定然站在朝廷这边。”“有了广大百姓的支持,新政推行也会更加顺利,天下百姓才能更快的过上好日子。”“大秦的国力才能蒸蒸日上,而且每份报纸只需要一文钱。”“最低消费,人人都能消费得起,在全国设立报刊,刊登天下奇闻趣事,朝廷政令,让天下百姓足不出户,也能知道天下事。”“岂不乐哉?”“不仅能防止贪官污吏贪墨、还能让百姓清楚朝廷政令,还能赚点钱。”“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嬴青夜简单的解释,让众人都清楚了大秦日报的重要性,还有好处。“嗯!”“如今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施,每个城乡都有先生在。”“也不怕没人不识字!”“如此,朝廷政令将会畅通无阻,不会再有人阻碍了。”陈平点点头道。“不仅如此,如果有什么重要的事。”“比如孩子丢失,老人失踪,可以让官府将信息刊登在大秦日报之上。”“让全国人都知道这事,如此一来,找回的概率也会大大提升。”萧何淡淡道。有人支持,就会有人反对。这不,就有人跳出来了。“太子,自古君权不下县,我们如此,是亘古未有。”“这是否不妥?”叔孙通当即开口道。“皇权不下县?”“这天下是大秦的,还是那些豪门世家的?”“嗯?”听到这话叔孙通不知怎么回答。毕竟皇权不下县已经成为了不成文的规定。那些人辛苦一辈子辅佐君王,就想晚年回到故乡,管理一个县。成为那里的土皇帝!用那些人的话来说就是,我辛苦了一辈子,为的不就是这些吗?不然谁愿意辅佐你?但是不好意思!在嬴青夜这里,没有!你不愿意?有的人是愿意!这天下,是大秦的天下,不是你世家大族的天下。想整那百年王朝,千年家族的美梦?想都别想!只要是嬴青夜在的一天,永远都是能者居之。你想成为大秦的吸血鬼?不好意思!嬴青夜就是那十字架!“太子,可是自古……”“我古你麻痹!”“这天下,是大秦的天下。”“不管是什么职位,都是能者居之。”“每个职位,都有规定,不是你想如何就如何!”“我大秦从来都不会吝啬对有功于大秦者的奖赏。”“但是后代想要再续家族辉煌,就要拿出真本事。”“没有本事,就别怪别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明白?”“什么亘古未有?”“在父皇之前,也没有皇帝一说,现在有了。”“天下事物,从来都是从无到有,既然以前没有,现在有了。”“唯有如此,大秦才能更加巩固。”“君权不下县?知道有多少叛乱都是从小地方起的吗?”“大泽乡的叛乱,忘了?”“陈胜、吴广才死多久,忘了?”“那些六国余孽那个不是从县起兵叛乱,忘了?”“想要还有人接着他们,起兵叛乱,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还君权不下县,如此谬论,你也说得出口?”“今日君权就下县了,如何?”“谁敢唧唧歪歪,本太子让他身首异处。”叔孙通被怼得,话都说不出来,脸色异常难看,只能无奈退下。“我话说完,谁赞成,谁反对?”“太子英明,臣无异议!”萧何第一个站出来高声道。“臣无异议!”陈平也站出来。“臣等无异议!”“……”群臣当即齐声道。看到这一幕,嬴青夜满意点点头。“还有什么事?”“继续奏来!”随后又有几名大臣缓缓上奏,嬴青夜有条不紊的处理。这都多亏了前世在那老爹的教育,还有耳濡目染。毕竟老爹是政府高官!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太子府!书房内!“萧何,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去视察灾情吗?”:()大秦:我脑子有病,还让我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