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魏韩联军
秦牧的长子身在犬戎,长女却因为出身时自己不在咸阳的缘故,故而与秦国丞相卫鞅的感情极好,好得令他自己都有些嫉妒。
故而当昭姬再一次怀孕之后,秦牧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陪在自己这个孩子的身边。
安邑大捷的消息传回了咸阳,虽然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是秦牧心底还是颇为高兴。
但是很快他便又收到了另外一个消息,因为玄鸟国围困赵国的缘故,所以赵国已经从韩国撤兵。
而魏国的上将军庞涓率领二十万魏武卒联合韩国十万弩手还有十万正军准备出征收复魏西之地。
秦牧对于白起很有信心,但是秦牧依旧没有丝毫的松懈大意。
他直接下令函谷关的岳飞率领十万新军增援,但是并没有直接前往安邑,而是令他便宜行事。
经过了半年的训练,岳飞麾下15万大军,早已经训练完毕。
这15万大军乃是混合型兵种,长弓手,连弩手,骑兵,盾兵,长枪兵等等。
他们的装备颇为精良,在岳飞的训练下,彼此之间配合默契,已经算得上是一支成熟的军队。
只要经历血与火的锤炼,便可以蜕变为当世之强军。
岳飞得到秦王的诏令之后,他在函谷关驻足了三天的时间,最终将大军进攻的目标定在了韩国的武遂。
此处乃是魏韩交界之处,又与安邑遥相呼应。
魏韩联军要攻打安邑,定然会从韩国上阳纶城至平阳一带出发。
武遂可以直接掐断魏国对于韩国的后勤补给线路,从而让韩国只能独自面对补给压力。
并且屯兵武遂东进,三天的时间便可以攻打韩国的都城新郑,从新郑攻打大梁,也只需要三天的时间。
这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对于秦国来说,乃是必争之地。
与此同一时间,当魏国的使者来到屈邑,向韩王说及赵军已退的消息之后,韩国这才反应过来。
随后两国合并一出,韩国的上将军韩德与卫国上将军庞涓从平阳出兵直奔安邑而去。
他们得知秦国通过投石车砸塌了安邑城墙,故而知晓此时此刻安邑并没有城池可以防守。
他们麾下加起来有四十万精兵,而秦国的禁军只有20万了。
此时是不对秦国用兵,岂不是平白浪费了天赐的良机?
两国联军只是带了一月的粮草,便心急火燎的向着安邑出发。
为了防止秦国继续出兵攻打韩国与魏国,两国的君王下达了动员令,召集了国内三分之一的青壮组成守城军队。
接下来的这一场战争,忧关于魏韩两国的存亡,两国的君王丝毫也不敢怠慢。
虽然韩国已经解除了国内的忧患,不论是赵国还是吴国越国等等,他们都已经逐一击退。
但是现如今,他们面对的乃是自立国以来就从未有过败绩的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