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阵问长生 > 第151章 偷阵法(第3页)

第151章 偷阵法(第3页)

而莲生,则悄然消失。

有人说他回归天地,有人说他转世为人,也有人说,他只是换了个身份,继续行走人间,默默守护那些还在犹豫是否该说“我来”的人。

岁月流转,百年过去。

守愿树已遍布七州,每棵树下都有人静坐冥想,或忏悔,或祈愿,或单纯地回忆过往。槐叶成了信物,也被视为试炼??传说只要一片温热的槐叶贴身七日不凉,便意味着“心火未熄”,可拜入任何正统阵门。

但这门槛,越来越难跨过。

因为世人渐渐发现,真正的考验不在山上,而在日常。

一位商人本可借阵法一夜暴富,却选择用它保护贫民窟免遭洪水侵袭,损失万金;

一名官员收到密报,得知敌国即将发动阵战,他本可装作不知以保仕途,却毅然上报,哪怕因此被贬偏远小城;

甚至有个孩子,在捡到一枚遗失的阵符后,没有据为己有,而是站在街头等了三天,直到失主找来。

这些人,都没有惊天动地的修为,也没有响彻江湖的名声。但他们走过的地方,槐树会悄然生长,叶片轻摇,似在致意。

又三十年,七州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旱灾。

江河干涸,庄稼枯死,百姓易子而食。各大宗门联手布雨阵,耗费巨量灵材,却屡屡失败。有人怀疑是伪愿种卷土重来,试图扭曲天地规则。

就在绝望之际,南方一个小山村传来消息:连续七日,村中每户人家都在自家门前点一盏油灯,灯壁刻着“愿雨”二字,灯火逆风不灭。第八日清晨,乌云骤聚,甘霖倾盆而下,不仅润泽全村,更一路北推三百里,解了数城之困。

人们赶去查看,发现那些灯早已熄灭,但灯油残留处,竟长出细小的槐苗,根须扎进干裂的土地,迅速蔓延成林。

专家研究许久,得出结论:那不是普通的油,而是点灯者用自己的血混合灯芯制成。每一滴血里,都藏着一段真实的痛苦记忆??饿死的孩子、病逝的父母、被迫卖地的无奈……正是这些不愿遗忘的痛,唤醒了命轮的回应。

自此,“燃血灯”成为一种新的仪式。每逢大灾或大祭,百姓自发献血点灯,以痛换愿。朝廷不敢禁止,也不敢提倡,只能默许。毕竟,谁也不知道,哪一盏灯,会真正触动天心。

这一年的中秋,明心节庆典格外隆重。

全国孩童提灯游街,依旧只写真话。不同的是,今年多了许多成年人加入。他们不再羞于表达脆弱,有人写“我嫉妒别人的幸福”,有人写“我害怕老去”,还有人写“我曾经背叛过朋友”。

灯光汇成河流,流向北渊。

当最后一盏灯抵达守愿树群时,奇迹再现。

命轮缓缓开启一道缝隙,从中飞出十七道流光,分别落入七州最偏远的角落。每一道光落地之处,都会出现一口古井,井水清澈见底,水面倒映的不是人脸,而是每个人内心最深的愿望与恐惧。

人们称其为“照心井”。

传言,若能在井前坦白一切,不欺不瞒,井水便会变为金色,饮之可清神识、净魂魄,甚至短暂窥见前世因果。但若心存虚妄,水面只会泛起血波,使人陷入幻境,终生不得解脱。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踏上寻井之路。

有人走了三年,穿越荒漠雪山,只为求一次真正的清醒;

有人带着全家老小一起跪在井边,轮流说出隐瞒多年的秘密;

更有疯癫多年的乞丐,在井前嚎啕大哭一夜,第二天竟恢复神智,提笔写下一部《愿殇录》,记录百年来因贪欲而毁掉的阵法真相。

而在西北边境,一位老兵守着最后一口照心井,拒绝任何人靠近。

他说:“这口井,只等一个人。”

人们问他等谁。

他不答,只是每日擦拭一把锈迹斑斑的阵剑,剑柄上刻着两个字:**墨叶**。

某夜,风雪交加。

一道瘦弱的身影踉跄走来,浑身湿透,怀里紧紧抱着一片枯黄的槐叶。他跪倒在井前,声音颤抖:“我……我不记得我是谁了。我只记得,有人对我说,只要找到照心井,就能知道‘我为何而阵’。”

老兵盯着他看了很久,忽然老泪纵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