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 第639章(第2页)

第639章(第2页)

“他们没有外贸任务吧?应该能接。”

江澈之前从小日子换回来的3英寸芯片生产线就落户于京城878,因此江澈直接点名。

“你这家伙的心倒是不小,一个878厂还不够啊,还点名这么多工厂。”听到江澈一连串的点出这么多厂名,曾老笑道。

虽说现在国内的半导体除了那条3英寸的生产线还算先进,其他几个大厂技术虽稍稍落后于世界,可再怎么样这些半导体厂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的。

京城878厂和南方上无19厂号称“南北两霸”,这么响亮的名头就不要过多解释了。

骊山771所隶属航天部门,因为航天研发背景,所以在星用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发展拥有深厚的技术基础,在获得国家订单的支持之下,也逐步发展包括混合集成电路以及系统微组装领域。

后世的中兴集团,便是771所创办。

而都匀4433厂,以发展军工电子为主要产品。

都匀,与山城,蓉城比肩成为西南三大机械电子工业基地之一,上世纪70年代后有“西南电子工业城”之称。

不过随著政策的调整,虽然相关机构都因为”军转民”而逐渐为人所知,但因为其他技术开发与生产基地也逐渐赶上,在市场转移,以及资金人才流动的影响下,都匀4433厂也随之没落。

可现在的都匀4433厂在国内半导体领域,那可是响当当牌子。

“您老放宽心吧,我就怕这些工厂都忙活起来还得需要其他工厂提供援助呢。”

“这些工厂的产能还不够?”

没想到江澈居然说这几个大厂都有可能满足不了还需要其他工厂援助,曾老有些惊讶。

“不……我这不是防着以后不够用,先说说么。”

按照江澈的想法,单‘yphone’最少需要三十万部左右。

便携式播放器,最少起步一百万台!

手持游戏机,需要的更多,230万台打底!

别看江澈每一样产品要的这么多,可分配到终端门店,首次铺货根本没多少。

阿美50个州,州府便是50座,300余座较大城市,3144座县城。

折算下来,州府配给1000部‘yphone’、2000台‘yic’和5000台‘yga’;较大城市则是300+1000+2000的配给,县城则是50+200+500的配给。

就这还没算上华府、新城、电影之都、机械之都这些人口密集且消费能力高的首位度城市,额外的铺货量。

可现在连一座信号塔还没立起来呢,‘yphone’下这么多订单也只能是在仓库里吃灰。

只是为了让787厂熟悉‘yphone’配件的制作,江澈也只是小批量的下了一千台,其他两种产品还是按照之前预估量。

“好!我马上和这几个工厂的同志联络,一定满足你的需求!”

搅局

“边个?”

江澈刚挂断和曾老的通话,还没来得及点支烟放松一下,桌上的电话又‘铃、铃、铃’的响起。

“江生,出事了!~”

郭得胜焦急的声音从话筒传出。

“慢点说,发生什么事了。”

“你现在过来吧,大家都在来的路上,我们见面说。”

江澈从郭得胜焦急的声音中听出了一丝颤抖,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郭得胜早年随父经营杂货批发,自幼便开始接触商贾之事。战后随家人赴港,先是在上环租赁了一个店面,创办“鸿兴合记”的杂货店。

几年的辛勤劳作,经营业务日有所增的店铺又扩展更名为“鸿昌百货批发商行”,开始扩大业务,批发日用杂货和工业原料。

50年代末,拉链服装应运而生,“鸿昌”独家代理小日子“ykk”拉链厂的经销权,因此赚了一大笔钱。

1958年,郭得胜看准湘江地少人多的特点,又经营拆楼和小地盘生意。

1963年郭与友冯景禧、李兆基合创新鸿基实业有限公司,大举进军地产市场,成为湘江首屈一指的地产公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