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皇上也写封文书,跟青玄国的国主致歉,再好好把段玉白放回去。
再暂时按照他们所要求的割让十座城,等到来日国家兵强马壮,再夺回也不迟。
这些话本来就顺着皇上的意思说的,自然更合皇上的意。
刚开始皇上还有些犹豫,觉得求和失了他的面子,经过大臣们一番漂亮话忽悠,反倒越发觉得理直气壮,认为这条路虽然让人难堪,却也并非不可行。
纵使也有主张要跟青玄国背水一战的,但都被那帮口才极佳的文臣给反驳了回去。
江听白也主张交战,“皇上,段玉白之事,错并不全在我们,国家尊严不容有损。”
“况且,臣不认为我们割地求和后,他们青玄国会就此放过我们,还不如开城门和他们打个痛快,打得他们不得不退兵,让他们知道夏国并非好拿捏的软柿子。”
“这样才是解决问题,一劳永逸的办法。”
其中一个主张求和的文官阴阳怪气道:“宸王这话说得倒是轻松,青玄国的大军都打到了城外,我们如今能守住京城尚且勉强,如何能反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还不如先保存实力,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朝一日将今日失去的尊严再讨回来。”
“卧薪尝胆?赵大人不会以为青玄国的人都是傻子,会给夏国卷土重来的机会吧。即便真的可行,东山再起的难度不亚于开城和他们直接打一场。”
江听白一个人舌战群儒,和他们吵得不可开交。
皇上虽然有些犹豫,心底也软弱,但也并非完全听不进好赖话。
文官的话是动听,可江听白的意见也很重要。
渐渐的,皇上又开始有些犹豫。
他既不想贸然和青玄国交战,又不想失去尊严,低头给一个青玄国的王爷道歉。
就在这时,一名公公闯入了殿内,匆匆忙忙禀报道:“陛下,青玄国的那位王爷说要见你。”
皇上感到惊讶,他认为事情皆因囚禁了段玉白而起,一早就吩咐人把段玉白给放了,好好送回去。
可他竟然还没走,莫非两国交战之事还有转机。
皇上语气有些激动,“传!”
片刻,段玉白出现在了朝堂之中,他的态度并不像先前的使臣一样傲慢,反而毕恭毕敬。
“见过陛下。”
皇上宽慰道:“这段时间,你受委屈了,看来是朕的疏忽,还请王爷海涵。”
“好说,好说。”段玉白的目光似有若无的掠过江听白。
“陛下,我刚了解了如今两国交战之事,今日我正为此事而来。”
皇上忙不迭问:“不知王爷有何见解。”
“冤家宜解不宜结,两国交战本就是两败俱伤之事。若能坐下来握手言和,又何必兵刃相见。”
“我自然不赞成他们进攻夏国,既然陛下已经让人把我放了,我也愿意回去劝说他们退兵。至于他们开出的割地求和条件,也可以一并收回。”
“如此,那就多谢王爷了。”皇上像是松了一口气,可以议和,还不用割地求和,甚至不用他低头给段玉白道歉,事情竟然就一并解决了。
然而,皇上还没高兴多久,段玉白话锋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