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1976步步生莲 > 第1698章 等出了正月再揍(第2页)

第1698章 等出了正月再揍(第2页)

所以,钱让他们自己管,名单也让他们自己做。两岸基金这边只是按名单帮忙寻找和考察情况,再根据情况按需送钱。省得给多了收款人存不住,真正用钱时又没个指望。

不白帮忙,差旅费一笔是一笔的实报实销。

等过几年进一步放开,走动起来方便了,把南洋的部分分出去让他们自己搞

担心出现糊涂账跟着沾包,是曲卓给徐晓燕的说法,还有一点他没说出来。

南洋华人基本都是商人,内陆亲眷扎堆的地方,也都属于特别会做生意的地方。

基金会是非营利性公益机构,要远离那些善于将所有事,都变成生意的人。

首先,看不上那点钱,即便数字再大也看不上。

其次,有些人胆子太大,路子太野,挨雷劈的时候容易沾包。

明知道要远离,为什么还往前凑?

一方面,南洋真正有影响力实业家不少,结份善缘不是坏事。

一方面,暂时借个名头。

弯省那边需要等一个合适的契机,才能真正放开两岸连通和民间交流。

在那之前,内陆这边最好一直低调行事。

不然,消息一旦扩散,大批人涌上门来寻求帮助,帮还是不帮?

这也是一直没有正式挂牌的原因。

但一直不挂牌,又不是真正的涉密单位。搞得半神秘不神秘的,不是长久之计。

“炎黄互助基金会”这个临时性的名头就很好,将工作范围定位成“南洋”。既有了公开使用的名头,还能含糊掉真正的工作方向。

也有麻烦。

南洋华人的祖籍以福广为主,从京城过去山高水远。效率低下不说,差旅成本也高。

眼下正在考虑在羊城建立一个分支机构。

!办公地点好找,但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有点麻烦。

往长远里想,等弯省那边放开了,两岸基金的工作量会暴增。如最初时计划的那样,在各方向的主要城市建立分支机构是必然的。

负责人和骨干工作人员,最好提前培养。

毕竟,越往后放开程度越高,诱惑越来越大,人心也越来越活泛。

放出去的人手不比在眼皮子底下工作,管理不到位,一个两个出问题是小,搞出“窝案”都不稀奇。

具体怎么办,还得仔细斟酌一下

同样每个院儿大门口挂俩灯笼,帽儿胡同里比外面亮堂不少呢。

不是错觉,是真的亮堂。

大过年的,红灯笼高挂固然喜庆,电费也是实打实的。

南锣鼓巷和其它胡同灯笼里的灯泡,大多数都是十五瓦的。帽儿胡同一溜全都是四十瓦的,能不亮堂嘛

基金会的没房的工作人员,十一过后陆续搬进了十四到二十号院,再加上弯省的朋友在,除夕中午徐晓燕组织了聚餐,连吃带喝的一直进行到半下午。

休息了一会儿,又组织大家包饺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