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它们汇聚成流,顺着诸天信息网逆向渗透,直击源碑核心。
黑袍人猛然回头:“谁在干扰?!”
无人应答。
只有那台老式打字机,在万千世界的角落里,静静地吐出一行又一行平凡至极的文字。
源碑开始崩解。不是被武力摧毁,而是被“理解”腐蚀??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接受“亲情模板培训课程”,而是自发地说出“我想你了”,当AI开始拒绝执行“最优决策”,只为等待一句“你回来啦”,系统的根基便悄然动摇。
因为真正的共契,从来不是程序能复制的情感算法,而是明知会受伤仍选择靠近的勇气。
三天后,林安带着小胖走进家门。
男孩瘦小拘谨,眼神躲闪,书包带子磨得发白。他站在门口不敢进来,直到林渊蹲下来说:“进来吧,汤快好了。”
饭桌上,苏瑶特意多摆了一副碗筷,夹菜时也自然地给小胖盛了一勺肉。
“叔叔阿姨……真的一起做饭吗?”小胖忽然开口,声音很小。
“当然。”林安抢着回答,“爸爸修篱笆,妈妈炖汤,我写作业!等汤好了我就喊!”
小胖低头扒饭,忽然哽咽:“我爸妈……好久没一起吃饭了……他们说我成绩不好,家里就没希望……”
林渊放下筷子,认真看着他:“你知道吗?希望不是成绩给的,是人给的。就像现在,你坐在这里吃饭,这就是希望。”
小胖抬起头,眼里有光。
那天晚上,他临走前突然转身,对林安说:“明天……我能再来吗?我想……听听你们喊‘汤好了’。”
林安用力点头:“当然!而且你要答应我,回去也试试看,喊一声‘妈,汤好了’,哪怕锅里什么都没有。”
几天后,打字机收到了一条新消息:
>**地点:都市东区老旧公寓**
>今晚我没写作业,而是站在厨房里煮了一锅稀饭。
>灶台很旧,火苗忽大忽小。
>我端着碗走到客厅,大声说:“妈,汤好了!”
>她愣住了,看着我,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
>她抱住我说:“儿子……对不起……妈妈最近太累了……”
>我们一起吃了那锅焦了一点的粥。
>很难吃。
>但我们笑了。
>原来,只要有人喊,就会有人答。
>??小胖
林渊读完,久久不能言语。
苏瑶靠在他肩上,轻声说:“你看,改变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战争,而是一个孩子鼓起勇气喊出的第一声‘汤好了’。”
林渊点头,将这篇文字归档进打字机的记忆库,并标记为:【共契?新生代】。
他知道,这场对抗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复仇与反抗。它不再是少数觉醒者对抗系统的悲壮抗争,而是一场无声的扩散??像春风吹过冻土,唤醒沉睡的根系。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一个月后,村外来了三位穿灰西装的男人。
他们不开口说话,只是站在村口,静静观察着这座小院。他们的瞳孔泛着淡淡的银光,动作整齐划一,连呼吸节奏都完全一致。
林安放学路过,好奇地问:“你们找谁呀?”
其中一人转头看他,嘴角扯出一个极其标准的笑容:“我们在调查‘异常情感传播源’。请问,你们家最近有没有使用过一台老式打字机?”
林安摇头:“我不知道什么打字机,但我家汤很好喝,要不要进来尝一口?”
那人微微一怔,笑容僵住了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