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父刘玄德 > 第630章 懿之险计(第1页)

第630章 懿之险计(第1页)

第630章懿之险计

杨修轻笑起来,竖起手指一一列举道:“其一,我主将请大将军出面,上奏朝廷,拜封庞公为平南将军,并编制东州兵独成一军,依旧归属庞羲指挥,由朝廷发放粮饷。其二,以将军久镇益州,平定賨乱为军功,加封庞公为平阴侯,食邑一千户。其三,于雒阳周围拣选良田五千亩,赏赐与庞公。不知这三项补偿,庞公可还满意?”

庞羲的眼睛随着杨修的所言瞪的越来越大,眼中既有狂喜,又有忐忑,更藏着些许的疑惑和怀疑。

对于杨修所言的这三项补偿,庞羲不但满意,而且甚至都有些惶恐了。

汉室首重军功,前汉非军功不得封爵,此铁律至今朝仍在执行,而且原时空中,将军封号已经泛滥,可爵位却依旧珍贵,更别说眼下被刘封改动了世界线之后了。

眼下的爵位比原时空中更加金贵,而将军封号也依旧保值,这两样任何一样拿出来,对于东汉士人都是极大的诱惑。

尤其是平阴侯,庞羲乃是河南雒阳人,平阴就在洛阳西北不足十五里处,以平阴为封号,简直就是与以雒阳为封赏相差无二了。只是雒阳为帝都,自不可能真的封赏出去,故而以平阴为替。

这对于庞羲来说,可谓是极大的彰显他这个受封者身份地位、并且给他以及家族带来了极高的荣耀之意,是货真价实的殊荣。

况且平阴乃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往来商旅极多,领内繁荣,经济发达,又距离雒阳极近,只有十余里地,可谓是天下第一等的封地。能在这里食邑一千户,不但荣誉极高,政治利益和经济收益也是相当之大。

如果杨修所说的是真的,那庞羲在蜀中所放弃的利益的的确确是得到了补偿,而且还是倍与之。光是如此之高的政治地位,又有什么财货是不能

庞羲尤自有些不信的确认道:“此言当真?”

杨修以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郑重其事的确定道:“修不才,敢以家声以及先祖之名背书。”

司马懿也是适时以家声担保。

在东汉时期,士人对家族的情感是相当深厚的,而所有的汉人对先祖的感情也是极为重视的,汉以忠孝治天下可不是说笑的。孝顺是真能让你当官的,而且家族的声望决定了家族子弟的前途。

孝在两汉,是第一的道德准则,也是两汉治国理政的核心伦理。绝大部分的人都不敢辱没家族先祖,那可是要付出社会性死亡为代价的。

杨修和司马懿敢拿家声和祖先担保,庞羲不信也得信了。

既然信了,庞羲那就不可避免的心动了。

衣锦回乡,是荣归故里的风光无限;

封将拜爵,是驰骋疆场的功成名就;

重振家族,是血脉传承的承前启后;

高居庙堂,是出将入相的名士情怀。

不论哪一个,都是庞羲无法拒绝的诱惑,更何况这还是四条并举。

司马懿和杨修互相配合,环环相扣,引庞入彀,最终成功说得庞羲同意支持撤军,并且答应前往州府劝说刘璋。

庞羲的赞同,就会像多骨诺米牌一样,成为极为关键的一环。得到司马懿和杨修回报之后,曹昂也是极为高兴,觉得大事可定。

果然,接下来的事态正朝着曹昂、司马懿、杨修等人的预计发展。在庞羲明确表示支持东撤后,刘璋变得更加倾向于接受曹昂的建议。

只是司马懿和杨修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来自于本土派的强力反对。

以张松,秦宓、杨洪、黄权为首的本土派,联合了张任、刘璝、冷苞等蜀中名将,极力反对曹昂的东撤计划。

张松等人自不必说,黄权,张任等将领却是认为,以蜀军的力量,再征发成都城中的青壮,最少还是能坚持一阵的,况且成都城中的粮草最少还能支撑半年时间。成都城高池深,城墙坚固,即便是配重投石机都没能砸塌城墙。

他们完全可以在成都城中坐观成败,实在不行,哪怕即便是投降于左将军,总要比背井离乡来的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