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父刘玄德 > 第649章 赏罚分明(第2页)

第649章 赏罚分明(第2页)

果然,下一刻,只见一剑眉斜飞入鬓的青年踏着晨光从外面走了进来,来人正是刘封。

张松等人忍不住偷偷打量起刘封,只见对方满身英武之气,举手抬足充满矫健之感,给人以强烈自信的感觉,可当他笑起来的时候,脸颊之上却露一点浅浅的梨涡,中和了先前有些刺目的英气,反而给人一种亲和之感。

“诸君且莫先言,待我猜上一猜。”

刘封入内,不待众人施礼,便先举手止之。旋即缓步至张松面前,执其手而端详曰:“观君双目炯炯,神光湛然。身形虽不甚伟,却昂藏自立,气宇不凡。若吾所料不差——阁下莫非便是张松张子乔?”

张松被刘封拉住手掌,耳中又传来刘封如此的嘉许之音,登时如遭雷击,只觉飘飘欲仙,如坠云中一般。

好在他灵台还有一丝清明,赶忙回答道:“将军慧眼如炬,卑职正是张松。”

刘封含笑颔首,又移步至秦宓面前,凝神端详片刻,乃抚掌叹曰:“先生眉目清朗,额阔面方,隐有文华流转,腹中必有经纬之才。若吾不谬,定是秦子敕先生无疑。”

秦宓闻言微怔,心中微有感动,旋即躬身施礼,从容应道:“将军明鉴,在下正是秦宓。”

刘封复走向杨洪,观其容貌敦厚而目光沉毅,不由朗声笑道:“足下神气内敛,举止稳若泰山,颇有治世能臣之风。莫非便是杨季休?”

杨洪躬身行礼,恭声答道:“将军谬赞,杨洪愧不敢当。”

刘封又与法正、孟达一一见礼。

法正、孟达二人内心激动已难以掩饰,却强自装做镇定,双手捏拳,故作镇静的朝着刘封躬身行礼。

礼毕之后,众人分宾主落座。

刘封敛容正色,环视众人道:“今成都虽下,然民心未附,仓廪空虚,街巷犹闻哀声。诸君皆蜀中俊杰,洞明时势,敢问当以何策安民固本,速定人心?”

张松率先拱手应答:“将军明鉴。当下之急,一在赈济饥民,开仓放粮,使老弱有所养;二在张贴安民告示,明令士卒不得劫掠,违者立斩不贷;三则宜速遣能吏巡行坊市,理冤断狱,收拢溃兵,以定秩序。如今府库虽然空虚,然各大家族之中,仍有不少存粮。松不才,愿为将军取之。”

刘封大喜,不仅仅是为了这些粮食,而是欣喜于张松的态度。

张松能在此时挺身而出,主动来做这个恶人,可见张松忠谨之心,实为可贵。

刘封当即颔首微笑,冲着张松点了点头。

接着,秦宓挺直身体,继而补充道:“子乔之言甚善。然正以为,除眼前之急外,尤当借重蜀中耆老、乡贤声望,譬如请杜微、周群等名士出面抚慰百姓,宣导将军仁德。更可效汉高祖约法三章之故事,尽除刘璋旧政之苛繁,示以简政宽民之意。”

杨洪亦进言道:“民心之所系,不过温饱安危而已。今仓储虽损,犹可速从广都、江州等处调运粮秣入城,设立粥棚,先解燃眉之急。待民生稍安,即可清查户册,轻徭薄赋,使民知归顺之利。”

刘封听罢,面露嘉许之色,抚案叹道:“诸公之言,皆老成谋国之论,封受教矣。便依此议,即刻分派施行:子乔总揽安民告示及吏治整顿;子敕联络蜀中名士,共稳人心;季休统筹粮草调运与赈济事宜;孝直则伴我左右,为我参赞谋划;子度可率部维持城中巡防,整顿蜀军,弹压不法。”

众人皆起身领命。

刘封又温言道:“成都新定,百废待兴,皆赖诸公同心协力。”

言毕,命人奉上帛地图册,与众人详议粮道开通、户籍整理等具体事宜。

张松等人看见刘封早有准备,不日便有大量粮草输入成都,皆是长松了一口气。

众人商议诸事,公而忘私,直至日暮。

当晚,刘封于州府之中设置简宴,款待张松等人。

**

刘封宴罢,独留张松于书房。烛火摇曳中,刘封亲自为张松斟茶,缓声道:“子乔可知,吾原本欲表奏朝廷,荐君为汝南、江陵等大郡太守,以酬首功?”

张松闻言一怔,手中茶盏微颤,心中颇为茫然。既有因刘封说要举荐自己为大郡太守的喜悦,又品出对方话里未尽之意的失落。

不待张松回应,刘封继而叹道:“然观今日蜀中情势,百姓未安,人心未附,若使栋梁之材远赴他乡,非但于治蜀不利,更恐蜀人生出疑我之心。”

言至此,刘封目光灼灼看向张松:“故封思之再三,欲请子乔暂屈留于蜀中,我当表奏朝廷,为君拜封平南将军,兼领左将军府司马,节度成都诸军事。虽暂屈尊驾,却实为安定蜀中之要策,还请君多多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