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周边更多地给圈进来,扩建一下场地。人手不够还可以再招一些,年初王水生媳妇郑爱萍来了以后,这几个月陆陆续续又有人打听,很多人都开始眼红这份工作,当初观望着没来的都后悔了。饲料也不愁,小虎爸那边除了送鱼干,偶尔还在村里收些米糠、麦麸送过来。更重要的是,场里有了运转资金,就可以采购设备,办更多事儿。程山做的简易孵化机容量小,舒月一直考虑买个大容量的孵化机。虽然可能得花上千块钱,但是如果要扩大规模的话,也必须有个正规的孵化机。养猪场那边一直都不用太操心,技术和管理上主要是郑水清负责。郑水清去年又立了三等功,今年已经提了干,成了副排长,是部队养殖场的骨干。年初在他的提议下,部队养殖场和绽放养猪场打通了,技术和管理全由他一人负责,主要决策权还在方大嫂那边,这里作为绽放养殖场的养猪分部而存在。那边的小猪崽们已经长大很多,后来还陆续采购了些猪苗,现在已经养了将近三十头,到了九月份就可以开始宰杀卖肉了,过年的时候还能多杀几头。绽放养殖场,尤其是养鸡场,已经在岛上有口皆碑。九斤黄的肉质比起本地鸡更嫩,烹炒煎炸炖怎么做都香。尤其是熟食,以前不吃的那些东西没想到还能做成这么美味的凉菜,几天不吃还真有点想。现在三天两头都能吃上鸡肉,而且吃法还不重样,真是解馋。除了能吃到肉蛋的军属,养殖场对上班的大嫂们意义也尤为重大。她们本身没什么文化,背井离乡来随军,想在岛上找工作非常艰难。但她们也不是那种懒得只想享福的人,很多人压根闲不住。养殖场这份工作,既有里子,又有面子。每月能领到三十到三十五块钱,比老家国营工厂挣得都多,大大超出预期,还有什么不满足。尤其当听到军属们夸她们绽放养殖场的时候,别提多高兴了。她们对于养殖场扩建等都非常支持,对于当初方大嫂和舒月主导搞养殖,无一不钦佩和感激。“方大嫂,小舒,幸亏当初有你们张罗,咱们养殖场一定要继续开下去!”“就是!我男人现在对我态度都好了很多,我现在也是挣钱的人,腰杆都硬了。”“三天两头吃肉,每天都能吃上鸡蛋,这日子以前不敢想。”“来之前就做好了准备,说这岛上条件艰苦。没想到,咱靠自己的双手,也能过上还日子。”孩子们能经常解馋自然是高兴,而且谁的妈妈在养殖场上班,说起来也是一脸自豪。好几次听同学说起来这事儿,程白杨都一脸自豪告诉人家:“你们吃的都是我妈养的。没有我妈,你们就吃不到了。”舒月知道以后乐坏了,这孩子还会夸大其词呢。她想想,也不至于没有她就吃不到吧。关键是听到他在外叫她妈,知道维护她的形象,心里也一阵暖暖的。不过这要放在后世,养鸡可不是个什么体面的好工作。尤其城市里的一些私立学校,学生们攀比心理严重,比谁家父母工作好,谁家住的小区好,谁家开的车好,谁的妈妈长得漂亮……要说听到谁说“我妈是养鸡的”,很有可能会被笑话或者瞧不起。现在却能自豪的说:“我妈是养鸡的。”没错,就是这么自豪!谁要是敢说不好,那就别吃,不吃就馋死你。舒月感叹,现在这年代的风气果然正派。物质匮乏,大家的想法简单,能吃到鸡就高兴。物质丰裕了,人的思想也就复杂喽。到了六月底,进入盛夏时节,气温升高,海风吹到身上都有一股黏腻感。到了晚上更是难以入睡,舒月又一次无比想念空调这种东西。夜晚只有院子里能稍微凉快一些,如果不是蚊子多,舒月真想定居在房顶上了。偏偏她又是那种,有她在,蚊子就不找别人的体质,也是发愁。程山貌似对冷和热的定力都很强大,大热的天还要把自己媳妇拉在怀里。“程小山,快离我远点。原来觉得你冬暖夏凉,现在觉得有温度的东西都热。要是有冰就好了,我可以躺在冰上睡觉!”“冰上会冻伤你不知道吗?傻媳妇。”“你才傻!”“你就是傻媳妇!”……舒月觉得程小山同学这个称号越来越适合他了,或者他应该改叫程三岁,在家里排行老五!“程小五!就叫你程小五!”“那你是舒小六!反正我永远是你哥!”……开着窗户,直到后半夜凉快点了才踏实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