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 170180(第20页)

170180(第20页)

“去把他们的粮搬出来!我们又不是不给钱!”

听到这里,县城里的人也不干了,纷纷反击。

“干什么干什么!你们还想明抢?!”

“掌柜的都说了存粮不多!明明朝廷都给你们发粮了,你们还要来抢留给我们城里的这份是吧!”

“就是!商会分好了粮,让所有人都能撑到新粮运回来。你们不花钱地吃着朝廷那份不算,还要从我们嘴里掏!给不给人活路了!”

“你们外头村子的份,有本事你们去和其他村子掰扯!让离得近的村子别一下就全买光了,也留着给你们后头的!反正不能抢我们的!”

田守朴听得又想叹气,让随自己出来的几个差役留下,万一里面打起来,也好赶紧把人分开。

但这种纠纷他也没法解决,村里人和城里人都要粮,他偏向哪边都不行。

田守朴踢踢马腹,继续往县衙走。李震士跟在他身旁。

留下了差役,倒是四下无人了。

田守朴低声问李震士:“李先生,你看,是否要请知州与通判巡一下各粮铺的粮仓?”

李震士想了想,回道:“此时巡仓,怕是县城里的人情绪反弹会过大。不管怎么说,村子里的赈济粮还在发著。而且去年是丰年,庄户人家都习惯存粮。要说存粮的情况,城里百姓怕才真是家无几日米。

“县城里没有赈济粮,城里人本就一直积累着不满,哪怕你细细算好数去解释,只要手中无粮,就没多少人会听会想。县衙暂时还是不要出面为好,万一被城里人看成是偏帮村人,你在城里怕是更举步为艰。”

田守朴心头有点火:“我都恨不得他们干脆真把粮价拉上去算了!”

粮价高了,才能请调粮食来平价。哪怕无法回落到以往的粮价水平,但至少能打破米粮商会的限量封锁,让百姓能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囤粮,不再那么心慌。

李震士在地方上多年,瞭然道:“自然是有意卡着涨的,他们可不会真让别处的粮进来分一杯羹。”

说完,又一次安慰:“赈济粮断之前,应当不会真出什么事。村人进城买粮,是担心春耕之后断了粮,粮价又涨上去,才想趁着价还低时多囤一点。囤不上吵几句也就过去了,毕竟没到真要命的时候。”

田守朴心头沉重——明春停发赈济粮,那时才是关键。

○●

这一日的政事堂会议,姬安终于将盐的事提了出来。

当然,他没提盐务改革,只是展示了福吉晒盐场三个月的所得,以及齐万生做出的五年计画。

宰相们都看得非常吃惊。

福吉晒盐场从五月开始启用,当时开辟盐田仅一百五十亩,现在也不过是二百亩。但一个夏季的晒盐所得,就已经快抵得上福建路所有煮盐场产出的一半!

那么,若是晒盐场扩大到五百亩、一千亩呢?

再则,福建路能建晒盐场的地方还不止那一处。现在杨微传回来的消息,至少能建三到五个千亩盐田的晒盐场!而盐田中的所需人力,甚至还消耗不完现有的煮盐工!

姬安看着众宰相满脸恍惚,估摸着他们脑中此时已经堆满了盐,转不动了。

能让大盛最顶尖的一批人为自己做的事吃惊,姬安颇有成就感。心里高兴之际,他忍不住就偷偷伸出手,勾了一下旁边上官钧的手指。

上官钧转头,看见姬安那得意的笑,回指挠挠他掌心。

姬安连忙把那捣乱的手指捉住。

两人就这样在众宰相面前牵起了手。

虽然有桌子阻挡,有衣袖掩盖,但若是细心看,还是能看出端倪。

不过那些老狐狸们还在震惊中,也就没人发现这一幕。

最先回神的是御使大夫方怀静。当然他此时的心思还在盐上,没顾得上观察到异样,只是说:“但这是夏季出的盐,另三季的阳光可还能再晒出盐吗?”

其余人被他一语惊醒,一时间都顾不上不敬,目光纷纷集中在姬安脸上。

姬安这才放开上官钧的手,掩饰般整下衣袖,笑道:“杨卿的预估是,冬季会有四到五个月出不了盐,春秋两季出盐量估计是夏季的一半。

“但不管从出盐量、还是从所需人数来看,晒盐的收益都要远高于煮盐。另外,从煮改晒,还能增加一些耕地。至于改换的前期投入,由我来出钱,计画里写了。”

众宰相开始低头细看那个“五年计画”——姬安很贴心地给每人都发了一份。

现在这份计画是姬安、上官钧和齐万生讨论修改过数次之后得出的,已经非常细致完善。

改煮盐为晒盐,不管是从目的还是从手段上,众宰相都挑不出什么错处,这项提案自然也就顺利通过。

而且,姬安看他们讨论过程中越来越明显的笑容,感觉刚才他们脑里的盐现在大概已经变成了亮锃锃的盐税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