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冯保拴突然就没了,老冯经受不住打击病倒,她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红霞会让她暂代组长,毕竟比起其他人,她们更熟,再说她手艺也不错,完全可以胜任。
哪成想,于红霞宁愿自己来回跑,也不用她。
刘桂珍很是气闷,又不能明着说,可实在不甘心。
一旦错过这次,等老冯身体好了,她更没机会,所以干脆又试探着问了一句。
“红霞,你这来回跑多遭罪,咋不再找个人帮你一把?”
于红霞听了,心里不禁嗤笑,怪不得拿了工钱一直不肯走,还找她问这么多,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过惦记也没用,她宁缺毋滥,绝对不会用这位刘大妈。
人还行,但小心思太多,还有她对周家人观感实在一般。
姜广军也说过,小时候周家的孩子没少欺负他。
一个院里的孩子,欺负孩子,于红霞不相信这背后没有大人的视而不见和纵容。
虽然姜广军报复回去了,但这么多年一直远离他们。
于红霞不想绕弯弯,索性断了刘桂珍的奢望。
她说道:“别人都没经验,再说我也信不过,反正我现在放假有时间,就替冯大妈跑几天,让她好好养养身体,都几十年的老邻居了,不能因为人家一时遇到事儿就给换掉,那也太不近人情了。”
刘桂珍老脸有些臊得慌,呐呐的道:“红霞你说的对,老冯会很快好起来的,用不着换人。”
于红霞淡淡的笑着,心想,姜广军说的很对,周家没一个好东西,老的少的都不可深交,几十年的老邻居也能落井下石。
见她不说话,刘桂珍尴尬之极,“红霞你忙着,我先回去了,快中午了,该做饭了。”
“好的刘大妈,不过你别忘了五天后交最后一批货。”
“不能不能,放心吧。”
刘桂珍说完,急忙推开门走了。
于红霞也没去送,她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还不到十点半,有两个人没来交货,估计在路上呢,她再等等。
这时,院子里突然响起女人的对骂声,尖锐又刺耳。
是刘桂珍跟她妯娌。
于红霞记得对方姓孙,周家这老妯娌俩关系一直不好,经常为了点鸡毛蒜皮的事干架,她见过的时候不多。
刘桂珍刚从这离开,怎么就打起来了?
原来孙氏也没工作,不过有在糊纸盒,每个月只能挣个十块八块的,而且她有三个儿子,大房两个。
孙氏总觉得自己儿子多,比刘桂珍腰杆子直,硬气,实际上她家穷的叮当响。
可她不太会做衣服,针线活很一般,于红霞肯定不会要她。
刘桂珍挣得再少也比她多,她十分嫉妒,时不时就酸上两句。
刘桂珍在于红霞这里落了脸面,心里正窝火,偏孙氏上杆子找茬,这还能忍了?
两人加在一起有一百岁了,却仍口无遮拦,一个比一个骂的难听,还撕扯到一起,打得鸡飞狗跳的。
于红霞摇摇头,恨不得堵住耳朵,好在没多一会儿,最后两个女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