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 > 第2275章(第1页)

第2275章(第1页)

第2275章

一回到总兵府,吴三桂立刻做出一副又是震怒又是痛心疾首的模样,先是“彻查”军中将校,然后迅速推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平日里就有些跋扈不听话的低阶副将,将其定为“勾结逆贼、私放军械”的内鬼,不容分说,直接拉出去“明正典刑”,砍了脑袋。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根本不给任何人质疑和审问的机会。

做完这一切,他立刻关起门来,亲自炮制了一份情真意切、请罪表功的奏疏。

奏疏中,他先是痛哭流涕地自责“御下不严”、“管教无方”,致使部下被逆贼腐蚀,酿成私贩军械之大祸,请求皇帝陛下降罪重罚。

接着,笔锋一转,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明察秋毫,发现端倪后如何不动声色、暗中部署,最终如何亲冒矢石、率大军于黑石驿将正在进行罪恶交易的逆贼团伙一网打尽。

过程描绘得惊心动魄,极尽渲染其忠勇与智谋。尤其强调了自己果断处决内鬼、截获巨额赃银的“功绩”。

此二逆贼(苏长生、马超)罪证确凿,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军愤、正国法。为震慑宵小,彰显朝廷法度,臣恳请陛下准臣于山海关三军将士面前,将此二逆贼明正典刑,就地正法。以此案为例,整肃军纪,告诫天下。

奏疏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飞快送往京城。

果然,深宫之中,华妃很快就收到了兄长性命危在旦夕的噩耗。她吓得花容失色,再也顾不得许多,哭哭啼啼地直奔太上皇修养的宫殿,扑倒在太上皇脚下,哭诉兄长是被奸人陷害,求太上皇救命。

崇祯皇帝晚年移居深宫,基本不过问政事,但对昔日宠妃的眼泪还是心生怜惜。他虽觉此事蹊跷,但耐不住华妃苦苦哀求,便答应会过问一下。

于是,一道来自太上皇的、语气温和的询问手谕,也被送到了山海关,大致意思是询问案情,并暗示若能查明是冤枉,还请吴将军酌情宽宥。

这道手谕,正中吴三桂下怀。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立刻又写了一封奏疏,这次是直接给皇帝朱兴明的。

在奏疏中,他先是毕恭毕敬地回复了太上皇的垂询,表示案情铁证如山,绝无冤枉。然后,话锋一转,用一种极其“委屈”又“忠贞不二”的语气向皇帝表忠心:

“陛下明鉴。臣深知苏长生乃宫中华妃娘娘亲兄,身份特殊。太上皇慈爱,或有垂怜。然,国法如山,军纪如铁。臣蒙陛下信重,委以镇守国门之重任,岂敢因私废公,徇情枉法。

如若姑息,如何对得起陛下信任?如何统领三军?如何震慑天下心怀不轨之徒?臣之一片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臣之所为,绝非针对任何人,只为捍卫国法,报效陛下知遇之恩。即便因此得罪宫闱,臣亦无怨无悔。恳请陛下明察。”

这封奏疏,堪称政治表演的教科书级范本。它巧妙地将一次肮脏的灭口行动,包装成了大公无私、捍卫国法、只效忠皇帝一人的忠义之举。

既狠狠打了太上皇和华妃的脸,明确划清了界限,又极大地讨好和绑架了皇帝朱兴明。你看,我为了给你表忠心,连太上皇的面子都不给了。

这封表功的奏疏,让朱兴明一时间也没了办法。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吴三桂有多阴险毒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