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那孙策太废物,还是刘备竟连水战也精通?”
曹操眼神中流露出困惑和失望。
失望是对孙策的无能,困惑则是想不明白,刘备是怎么做到水战也屡战屡胜。
“嘉已详细看过情报,其实并非是刘备真精通水战,而是那苏哲智计实在太强。”
“周瑜先后用了苦肉计,诈降计和连环计,可以说布局天衣无缝,精妙绝伦。”
“换成是嘉在场,只怕也无法识破。”
“谁想到,这般无懈可击的绝妙布局,竟被那苏哲一眼洞穿。”
“若非如此,牛渚一战,孙策焉能为刘备大破,那周瑜也不会赔上一条性命!”
郭嘉将牛渚一战,做了详细复盘,道出了其中玄机。
曹操眉头渐渐凝起,脸色也凝重起来,沉声道:
“刘备有这苏哲辅佐,早晩必是心腹大患,若非是为了迎战袁绍,我必起倾国之兵,也要先扑灭刘备不可!”
提及刘备,当初新蔡惨败时,种种不堪的记忆浮现于心头。
割袍弃须,门牙被射断,损兵折将,狼狈而逃…
至今回想起来,曹操仍是心有余悸。
“孙策牛渚虽败,但到底江东诸郡还在。”
“听闻那秣陵城,他修的是极为坚固,以孙策的能力,坚守三五个月应该不在话下。”
“刘备若被拖在江东,则徐州一线必定兵力空虚。”
“袁绍南下后,见徐州有机可趁,必会分出重兵进攻徐淮一线。”
“如此一来,我军正面受到的袁军压力,便将大为减轻。”
“说起来,刘备也算帮我们分担了袁绍的攻势。”
荀攸却乐观的分析道。
曹操脸色好转,微微点头:
“公达言之有理!”
“指望袁绍主攻大耳贼不现实,毕竟天子在我手中,袁绍主力必会直指许都。”
“若能利用大耳贼,吸引去足够多的袁军,这也是极好的。”
曹操对此似乎也颇为乐观。
郭嘉却眉头深锁,意味深长道:
“寿春何等坚城,吕布之强远胜于孙策,都没能拖住刘备太久。”
“嘉只担心,孙策也不会支撑太久。”
“毕竟,那苏哲奇谋百出,谁也猜不出,他又会为刘备想出什么破城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