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眼神再无顾虑,眼中杀机涌现。
“我六万水陆大军,已以北上抗袁为名,于牛渚集结完毕。”
“军师若认为时机已到,备即刻就下令,大军溯江西进,直取荆州!”
苏哲却诡秘一笑,说道:
“主公先别急,大军出发之前,我们还有一件事要做。”
刘备一怔,未能领会他言外之意。
“此战收复皖县,击破程普所部是没问题,但孙权和其残败兵将,必会固守于柴桑,等待刘表的荆州援军。”
“介时若我们不能速破柴桑,就要陷入内外受敌的不利局面,这一点主公有没有想到过?”
经苏哲这么一提醒,刘备原本志在必得脸色,不禁蒙上了一层阴影。
“军师所言极是。”
“柴桑城乃西线重镇,城坚高厚,孙权又得了刘表粮草援助。”
“如何速破柴桑,确实是一个难题…”
刘备喃喃自语,蓦的眼眸一亮,欣然道:
“军师既然想到了这一节,莫非已有速破柴桑之计?”
苏哲先不点破,却神秘的一笑:“计策我自然是有,不过还得请主公先召一个人前来。”
“何人?”
“诸葛瑾。”。
第132章三年前的伏笔?老刘啊,我真没长天眼!锦囊妙计!(求全订)
“诸葛瑾?”
刘备对这个名字,显然颇为陌生。
“景略军师,我们不是要速破柴桑城么,为何又要召这诸葛瑾前来?”
老刘眼神不解的问道。
“孙权那小子,不是自封江东之主,招揽孙策旧部前往柴桑投靠他嘛,那咱们就…”
苏哲压低声音,将一道计策诿诿道来。
刘备听罢眼眸放亮,拍案大赞:“景略军师此计妙极啊,孙权想招揽孙策旧部,咱们正好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此刻刘备脸上阴云尽扫。
但话锋一转,却又不解道:“江东那么多降将,军师为何选中了这个诸葛瑾,军师又何以断定,此人值得信任?”
“主公还记得,琅邪诸葛氏吗?”
苏哲却反问道。
刘备思绪飞转,记忆回到了数年前的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