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了半晌后,方道:
“我记起来了,蔡瑁麾下好像是有一名叫魏延的部将,此人官职好像是…好像是军司马吧。”
一听庞统这话,老刘眼神不禁有些怀疑。
一个连庞统都险些记不住名字的人,当真如苏哲所说,能配得上“猛将”二字。
但转念又想,苏哲举荐之人,什么时候看走眼过?
吕蒙,甘宁,鲁肃…
随便挑出一个,哪一个不是世之豪杰。
至于这个魏延,管他有没有名气,只要是苏哲举荐的,就绝不会有错。
刘备遂打消疑虑,道:
“既然是军师看重的人,必定有过人之处。”
“只是这魏延乃蔡瑁部下,当真有机会为我所用?”
老刘不再28怀疑魏延的能力,却担心招降的可能性。
“魏延此人,不光武艺绝伦,其将才在荆州也是首屈一指。”
“只可惜啊,他生在了荆州。”
“刘表用人,只注重出身,这主公是知道的。”
“魏延出身寒微,连末等士家都算不上,这种人纵然是卫霍再生,也绝无可能为刘表重用。”
“况且他的直属上峰,还是蔡瑁这个蔡氏之主,更不可能容忍自己的一个寒门部下,被刘表提拔起来。”
“这样一个身怀大才,却不受重用之人,主公觉得招揽起来,还会很难吗?”
苏哲将魏延出身点出,意味深长的笑问道。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恍然明悟。
出身寒微,在荆州就是原罪。
黄忠也好,甘宁也罢,能成功被他招揽,共同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出身较低,天然不被刘表之流信任。
魏延的出身,连黄忠和甘宁都不如,自然更不可能冒头。
既然黄忠和甘宁二人能被招揽,为什么魏延就不能呢?
“好,就依军师之计!”
“士元,你速速想方设法,去替我招揽这个魏延。”
“若他肯归顺于我,便由他统率襄阳城中各路义士,充当我破城内应!”
刘备欣然采纳苏哲举荐,转头向庞统交待下来。
此时的庞统,却身在恍惚失神之中。
“这魏延,连我也只是略知一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