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 第999章 我来找人(第1页)

第999章 我来找人(第1页)

紫云山来了一位气质超群的女子,这估计是近些天沉寂以来宗门内最为重大的消息了。

跑来观看的几乎要挤满了庭宫前边的广场,除却上回紫金钟响有这么多人,只怕是一般的弟子召集,也难以集齐这么多弟子。

要说脸蛋,诸多弟子也是修行几十几百年了,就算是再好看的皮囊,看过一万个俏丽女子也只会觉得普通。

但这娘们可不是一般的好看,那从头到脚的气质,根本不像他们见过的任何一位女子。

有些弟子拿出前些阵子来宗门内比拼,号。。。。。。

春雷滚过南陵山脊时,第一片新叶正从闻心井畔的枯枝上探出头来。许绾站在阁前石阶上,仰面承接细雨,发丝贴在额角,像一条条未干的墨迹。她已在此站了整夜。不是守候,而是等待??等一个不会再醒的人睁眼,等一句迟来了十三年的早安。

“师叔。”她忽然开口,声音轻得仿佛怕惊扰沉睡之人,“今天是‘天映纪实’的第十年清明。我带了你最爱吃的青团,还有一壶冷透的茶。你说过,凉茶才压得住心头火。”她将食盒放在井沿,又取出一支旧笛子,轻轻搁在一旁,“启之笛……这些年我没再吹跑调过。孩子们说,音准了,话也就真了。”

风拂过树梢,回音树微微摇曳,叶片沙沙作响,似有低语欲出。许绾闭上眼,指尖抚过笛身刻痕??那是小满最后一次握它时留下的指印,深浅不一,如同心跳渐弱的轨迹。

十年前那一夜,并非所有人都看见金光贯天的奇景。有人只觉头痛欲裂,有人突然泪流不止,还有人在梦中听见亲人的名字被呼唤。而许绾,她看见的是另一幅画面:漫天真相如星河倾泻之际,一道纤细的身影逆流而上,手持铃铛,步步登天。每踏一步,身形便淡去一分,直至化为一点微光,坠入井底。

她当时不明白,直到翌日清晨,她在回音树顶发现那件空荡荡的素白衣袍,袖口绣着半句未完成的箴言:“……只要有人愿说,我就??”

后面的字再也无法补全。

自那以后,真言阁换了主人,却未换魂。许绾接掌“双录系统”,主持“言赎庭”年审,带领新一代抄录员走遍城乡,收集那些仍藏在墙缝、棺底、老妇枕头下的遗书与密信。她们用“证之砚”验其真假,以“承之册”录其隐语,借“启之笛”唤醒失语者的心声。九件言器静静陈列于秘殿之中,唯有“初代言者铃”不见踪影。

有人说它随小满一同消散;也有人说,每逢月圆之夜,井底会传出清脆铃音,三短一长,正是当年她们约定的暗号:**我在听。**

这日午后,一名少年背着竹篓走入阁中。他约莫十五六岁,衣衫褴褛,脸上带着风霜刻痕,眼神却亮得出奇。他在《未言录》前跪下,双手捧出一块焦黑木牌,上面依稀可见“永昌三年,冤死七百二十三人”字样。

“这是我爷爷临终前塞进我鞋里的。”少年声音沙哑,“他们烧了村子,说我们造谣。可我知道……我知道是真的。”

许绾接过木牌,放入玉匣,登记编号:“永昌案补遗?甲壹柒”。她抬头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名字。”少年低头,“村里人都叫我‘哑巴’,因为我娘生我时难产,伤了喉咙,说不出话。”

许绾怔住。她缓缓起身,取来“承之册”摊开于案上,又磨开“证之砚”的墨汁,提笔蘸墨,在册页写下少年所述之事。墨迹初现时漆黑如常,片刻后竟泛起淡淡金光??**无谎。**

她猛地抬头,看向少年:“你能听见别人心里的话?”

少年点头,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比划唇形:**我看得到声音。**

许绾呼吸一滞。她终于明白为何这孩子能捡到埋藏六十年的木牌??他听得见大地的哭声。

当晚,她召集五位核心义士齐聚地宫。九器环绕闻心井静静排列,唯独中央铃座空置。她将少年带入,轻声道:“你若愿意,可试一试‘归之戒’。”

少年犹豫片刻,伸手触碰铜环。刹那间,戒指嗡鸣震颤,竟自行飞起,悬浮空中,缓缓旋转。紧接着,其余八器逐一回应:证之砚墨浪翻涌,承之册页页自翻,启之笛无风自动……最后,井水骤然升起一柱水莲,托起一团幽蓝火焰??那是“心灯”的残焰,从未真正熄灭。

“它认他。”工匠老周喃喃,“难道……他是‘承愿体’?”

古籍有载,“九言轮”重启需持器者皆出于纯粹之愿。而“承愿体”乃千年难遇之人,天生无我执,不求名利权势,只为让他人之声被听见。此类人极难存活于世,多早夭或疯癫,因世间谎言太多,心耳太痛。

许绾凝视少年良久,忽而落泪:“师叔,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总有一天,会有一个孩子替你回来?”

少年不懂她说什么,只是伸手触碰那团蓝焰。火焰顺着他指尖攀援而上,竟未灼伤皮肉,反而在他掌心凝聚成一颗晶莹剔透的铃铛虚影??**初代言者铃的灵核。**

“它还在等。”许绾whisper,“等一个人,愿意接过灯火,却不占有光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