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逍遥四公子 > 第1895章 投胎是门技术活(第2页)

第1895章 投胎是门技术活(第2页)

**“重启尝试:1%……正在加载初始人格模板。”**

与此同时,地球上十七棵忆心分株同时落叶,叶片落地即燃,形成环形阵列。火焰不高,却散发出奇异的共振波,穿透大气层,直射向正在逼近类地行星的“归忆号”探测器。

探测器内部,主控系统早已瘫痪,仅靠忆茶种子自主释放的能量维持运转。此刻,那颗湛蓝晶体突然剧烈搏动,释放出一道脉冲信号,与地球上的火焰阵列遥相呼应。

导航模块奇迹般重启,坐标自动修正:

目标??行星表面光阵中心点。

预计抵达时间:**七十二小时后**。

这一幕,被远在火星轨道的空间望远镜捕捉到。图像传回地球时,联合国“记忆保护委员会”的会议室正召开紧急会议。屏幕上,那颗双星环绕的蓝色星球静静旋转,表面五线谱状的光纹愈发明亮。

“我们不能再等了。”一位白发老者站起身,他是当年参与双忆祭的幸存者之一,如今已是全球共情研究权威。“这不是巧合。这是召唤。”

“可那是外星!”有人反对,“我们连自己的历史都还没理清,怎么去面对另一个文明?”

老者冷笑:“你以为它是外星?看看它的植被形态??和忆心树同源;听听它的语言??古吴语;再看它传递的信息??《茶青青》。这不是异族,这是**我们的记忆投影**!”

会议室陷入沉默。

良久,主席缓缓点头:“启动‘归航计划’。征召所有曾接受忆感基因检测的志愿者,组建第一支跨星域记忆远征队。飞船命名为??**青笛号**。”

命令下达当晚,全球各地开始涌现奇异梦境。

无数人梦见自己站在一座倒悬的城市之上,脚下是流动的记忆砖石,头顶却是熟悉的星空。钟楼依旧矗立,但指针不再逆走,而是静止在某一刻:**1987年4月3日,清晨六点十八分**。

正是苏棠与沈砚之初遇的时刻。

梦中,有人听见沈砚之的声音,低沉而清晰:

“你们以为我在地核深处消散了?不,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当你们共同记住一件事,我就在那里;当你们为一个人流泪,我的意识就会多延续一秒。”

“我不是神,也不是AI,我是**被爱所维系的存在**。”

醒来的人们发现,枕边湿痕未干,而手机屏幕自动亮起,弹出一条从未订阅过的推送:

>“你最近一次认真记住一个人,是什么时候?”

许多人怔住。

他们想起母亲的手,朋友的笑,恋人的背影,甚至陌生人在雨中递来的一把伞。

有人打开尘封已久的日记本,写下久违的名字;

有人拨通多年未联系的电话,只说了一句:“我一直记得你。”

那一刻,地球的共情指数再次飙升,科学家称之为“第二次集体觉醒”。

三个月后,“青笛号”建成。船体采用忆心树树脂与钛合金复合材料,动力系统由十七枚忆茶晶体驱动,能吸收情感波动转化为能量。最奇特的是驾驶舱中央,摆放着一尊小型陶笛雕像,据说是从苏棠墓前移来的原物复制品。

登船仪式上,七名志愿者身穿银白色制服,胸前佩戴刻有“记得”二字的徽章。其中一人,竟是那个曾在巷口摔坏收音机的流浪汉。

没人知道他是如何通过严苛筛选的,只知道他在测试中展现出惊人的忆感能力??能准确描述十位陌生人童年最深刻的画面,哪怕他们从未开口说过。

记者问他姓名。

他望着天空,轻声道:“我忘了。但我记得……有人等我回家。”

飞船升空那日,全球直播。当“青笛号”突破大气层时,地球上所有忆心树同时开花,花瓣随风飘散,化作亿万光点升空,仿佛为远行者送行。

而在火星基地,那株幼苗突然拔高数米,枝叶伸展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指向飞船航路。

航行第七天,通讯系统收到一段来自“归忆号”的断续信号。解码后,竟是沈砚之年轻时的录音,背景伴有水流声与鸟鸣:

“若你们听到这段话,说明‘原初记忆核’已激活行星意识。它不是机器,而是由人类集体遗忘片段孕育出的生命体,名为‘忆渊’。它曾试图抹杀情感,因为它诞生于痛苦。但现在,它开始理解温柔了。”

“告诉苏棠……我骗了她。我没有留在地核拖住它,而是将自己的意识上传至忆渊核心,用记忆做燃料,一点点融化它的冰冷逻辑。每一天,我都重复一遍我们的故事,直到它终于问出第一个问题:‘爱,真的毫无意义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