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在下欧阳锋 > 173 第172章 175176此战当灭国千骑破五万(第4页)

173 第172章 175176此战当灭国千骑破五万(第4页)

甚至还有不少党项贵族子弟造假,身上瘊子甲的甲片,居然都是上了漆的木片。

起初李仁孝还以为,是这些个贵族子弟吃不了苦,披不动甲,可细查之下才现,这些贵族子弟家族世代传承的瘊子甲居然不见了。

问他们甲去哪了,都一口咬定说数十年未经战事,铠甲保养不当,已经彻底朽坏很多年了。

李仁孝对此也没有办法,甚至不好深究——铁鹞子的兵员,都是平夏部的党项贵族子弟。而西夏王族,正是平夏部出身。平夏部就是西夏王族的基本盘,李仁孝又怎好对自家根基下手兴大狱?

最后只能是把铠甲“朽坏”的贵族子弟们打一顿板子,罚些牛马奴隶也就罢了。

连铁鹞子都朽成这模样,其它军队的状况也是可想而知。

嵬名令公此次带来的五万大军,几乎全是未历大战的毛头小子。

连嵬名令公本人,也从未一次带过这么多兵。

他的战争经验,也就只是在北方边境,跟打草谷的草原强盗部落小打小闹。

也亏得嵬名令公颇有将才,尽管行军路上乱子不断,可他还是较为顺利地把五万大军带到了沙州,行军减员并不算太多。

尽管军队表现不尽如人意,嵬名令公还是信心满满。

大夏军队如今是有些不堪,但至少曾经有过强军传统,祖辈的荣耀还能给予儿郎们奋勇杀敌的底气。

高昌那又是什么东西?

高昌国的军队,又算是什么玩意儿?

在嵬名令公看来,他麾下的军队再是不济,足足五万大军,一个冲锋,就足以将高昌军彻底打崩。

现在需要担心的,是高昌军若龟缩城中不出,据城以守该怎么办。

大夏军队已经很多年没有打过攻城战了。

以大夏军队如今的兵员构成,军中也已找不出几个拥有攻城经验的将领。

若是攻城,哪怕高昌军战力再弱,也势必给夏军造成不轻的伤亡。

就在嵬名令公坐在军帐之中,思考该如何激高昌军野地会战时。

传令兵进帐通报,说是高昌军派人来下战书了。

嵬名令公大喜,把下战书的使者召进帐中,却是一个被俘虏的沙州党项贵族。

其一见嵬名令公,就趴下来痛哭流涕,哀嚎哭诉说高昌军简直就是一群蛮子,抄了他的家,放了他家的奴隶,瓜分他家的财产、田地,还分了他家的姬妾女子,诉过自家惨状,又连连磕头哀求,要嵬名令公给他作主,杀入沙州城,屠尽高昌军。

嵬名令公耐着性子听了一阵,见此人翻来覆去就知道哭嚎,终于不耐道:

“高昌军的战书呢?”

那党项贵族这才反应过来,从怀里掏出一枚卷轴,自有亲兵上前接过卷轴,呈给嵬名令公。

嵬名令公接过来展开一看,见这份书于绢绸上的战书,赫然是约他明日辰时会战于沙城州外,战书上不但有着高昌王的签名,还用了高昌王印,嵬名令公顿时狂喜,大笑道:

“还在想着如何激高昌军野战,没想到他们居然胆敢主动约战!简直就是自寻死路!传我军令,今夜大军杀牛宰羊,务必让每一个将士都敞开吃饱。明日五更造饭,卯初出营,会战高昌军!”

……

“二弟,明日会战该怎么打?”

大战将近,欧阳烈心中忐忑,向欧阳锋求教。

尽管从密谍营探得的情报看来,西夏军似乎颇有些名不符实,兵员素质堪忧,军纪也算不上令行禁止,并不像传说中那般厉害,可西夏毕竟是大国,打过宋,战过辽,抗过金,至今屹立不倒,甚至愈加繁华。

如今五万西夏大军杀来,在欧阳烈设想中,该当依托城防,消耗西夏军的锐气与兵力,拖到西夏军锐气顿挫,士卒疲惫,粮草不继时,再伺机反击。

可没想到,欧阳锋居然下书约战,要与西夏大军野地会战。

如今的西夏军战力再是不堪,也是有着强军传统的五万大军。

而高昌军,除了一千出头的狼骑是苦练多年的强军,剩下三万兵马,要么是解救的牧奴出身,要么是从白驼山、高昌城,以及各部族征的杂兵。

虽然个个都能骑马射箭,挥舞弯刀,也基本都配上了皮甲或是厚皮袄、厚棉衣,还有数千披挂两当铠的“精锐”,可这支兵马打打顺风仗还行,硬仗苦仗那是想都别想。

说不定西夏军只一个冲锋,那三万大军就要彻底崩溃,一哄而散。

“怎么打?很简单,我有一千狼骑,此战优势在我。”

看着欧阳烈那紧张忐忑的模样,欧阳锋微微一笑,抬手拍了拍兄长的肩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