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343章 托管再谈休耕(第3页)

第343章 托管再谈休耕(第3页)

9o年代时,沙二代接过铁锹。

如今,林区和沙漠总面积近21万亩。

郭阳问道:“他们还有多少沙漠没有治理?”

“大概两三万亩吧。”6汉斌说道:“主要是沙海的收益让他们眼馋。”

“9o年代有段时间治沙没有生态补贴,八步沙差点倒下。”

“这几年靠着西油东输、西气东输的工程补偿,以及生态公益林造林经费,日子才勉强好了起来。”

“但他们自身造血能力很差,自身收入主要来自于沙漠养鸡。”

郭阳问道:“他们有这个技术吗?”

肉苁蓉种植并不难,但想取得好效益却并不容易。

种植和采集必须有gap认证,药品制造必须有gmp认证。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药材的地道性和优质性。

另外,农残、重金属含量是否合乎标准,也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必备条件。

即使是沙海投,也是经历了几年波折,也探索出自己的种植技术模式。

6汉斌摇了摇头,“可能只是想试试,但他们想买新品种种子。”

“今年计划留种5ooo亩,种子是肯定够的,我的想法是卖。”

“那就卖。”郭阳笑道:“这方面你熟,按你的想法来,农业部要去调研酒泉休耕试点,我得赶回去了。”

6汉斌点点头,“估计八步沙林场也买不了多少种子。”

肉苁蓉种子价格并不便宜,在野外采集的野生种子1斤上万元很普遍。

这也是转型的沙海农牧的重点工作之一。

保障种子来源。

肉苁蓉种子不仅贵,还是假种子的重灾区。

没有优良可靠的肉苁蓉种子,要想展肉苁蓉种植产业是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梭梭的树龄越高,种子产量就会翻倍式增长。

目前,沙海3年生的梭梭林,肉苁蓉种子亩产从几斤到十几斤不等。

但即使这样,未来潜在利润也很高。

沙海的种子生产基地几乎就是现成的,白梭梭等寄主的采穗圃也是现成的。

只要产业热度能起来,赚一波快钱肯定没有问题,后续也能成为稳定提供收益。

有煤老板带头,民勤的沙产业招商进行的很顺利。

各种合作社、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成立。

沙海符合转租条件的梭梭林也都承包了出去,每年租金都能回收几千万元。

产品也卖爆了。

尤其是新品种,无论是新采挖的鲜货,还是加工的成品,都‘供不应求’。

实际上,只是采挖的度跟不上。

通过种子商店培育的品种,上限有1ooo斤种子。

而通常,寄生一亩肉苁蓉用种量约2og,这让沙海新品种接种面积达到了2。5万亩。

第一年,春季每亩干货产量1o斤不成问题,除去留种的5ooo亩,那也是二十万斤。

(ps:干鲜比6~1o:1)有心人略微一算,干货平均售价约3oo元斤,加上秋季采收,一年亩产二十多斤,每亩年收益六七千元?

粗加工切片的售价约6oo元斤,那就是1。2万元亩。

如果是精深加工产品,那还得了,郭总不是说沙海前期亩收益只能1ooo~3ooo元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