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目前的大豆加工局势,袁子方也八卦了不少。
北方沿海的大豆加工厂基本都已经被国产大豆占据了。
即使是邦吉的三个大豆加工厂也已经沦陷,据说,几个工厂的话事人甚至打算通过嘉禾的渠道采购大豆。
能活下去,没人想死,尤其在如今金融动荡,沿海倒闭的工厂比比皆是。
管理层也是人,外资只要还想在国内展,就不会抛弃这些基本盘。
食用油和豆粕虽说还在低位,但国产原料的降价,给加工厂又提供了一条生路。
牢牢抓住,前期的几亿数十亿投资才不至于完全打水漂。
两天后,
袁子方亲眼见证第一艘散货船满载着大豆往南方。
这可能也是近几年第一艘从鲁省往粤省的大豆船。
时代变了。
不肯转变思路的人只能溺死在浪潮里。
…
九月末的酒泉,已渐渐地吹起了冷风,红麻花早已凋零,蜜蜂也逐渐躲进了蜂箱了。
但第一批沙棘果红了,又给戈壁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远观,红红的一片,近看,晶莹剔透,外观酷似小小的橙子。
全王生物和嘉禾食品研究院都第一时间来搜集了原料,成份检测,产品开,一切有条不紊。
郭阳也在办公室品尝到了成熟的沙棘果,独特的酸甜味道。
他不是很喜欢吃酸的,但这次的沙棘果例外。
不畏风沙和干旱的勇士,极强的生命力,涵养水源的能力,这些都让沙棘酸甜的果肉蕴含着大自然的精华。
一个电话打断了郭阳的品尝。
郭阳看了眼,是嘉禾粮油麻涌厂的路安,他挑了挑眉,一般路安是不会给他打电话的。
“喂。”
“老板,植之元联系了我,要出售鹏城的两个工厂,但给的时间很紧,他们还在接触国粮。”
植之元撑不住了,或者说就没想过撑。
它的渠道全在海外,前期不停采购进口大豆,结果遇上大豆价格雪崩,食用油和豆粕双双大跌,元气大伤,干脆摆起了烂。
然后,金融危机来了。
其另一项主营业务轮毂生产制种,同样遭受了重创,整个集团经营状况急下降。
而随着从鲁省出的第一船大豆到达粤省港口,郭柏春再也坐不住了。
媒体宣传,专家口舌,求助地方,各种手段用尽,都改变不了这种局势。
加工国产大豆?
对远离主产区,又没有任何上游渠道的植之元来说,就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他不认为嘉禾会放过他。
所以,卖了吧!
得知事情的原委,郭阳不慌不忙,“如果国粮愿意接手,就让给国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