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家族修仙:开局成为镇族法器 >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成梁(第2页)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成梁(第2页)

半月后,南方某座废弃庙宇遗址。

昔日供奉“归来者”的神龛早已坍塌,蛛网缠绕着断裂的牌位。然而就在昨夜,有人在此点燃三百盏油灯,排成“人”字形,彻夜不熄。巡夜村民发现时,只见地上留有一卷竹简,上书:

>“神已死,律当立。

>立者非天命,乃众议。

>今日始,此地设‘问理坛’,凡有冤屈、困惑、异议者,皆可登台陈词,三人共裁,七日公示。

>??守约者留”

消息传开,四方震动。

短短十日,已有十七个村庄效仿设立议事坛,更有流民自发组织巡逻队,防止黑袍余党潜入作乱。中州几大书院联合发布《共治十策》,明确提出“权力源于共识,而非血脉或神启”。甚至连一向封闭的东海修仙世家也派来使者,请求接入“启蒙书驿”系统,引进基础读物。

变革如春水破冰,无声却不可阻挡。

而这一切的背后,陆无羁仍在行走。

他不再急于寻找终点,也不再执着于书写历史。他开始倾听??听农夫谈灌溉之困,听织女论工价之不公,听老卒回忆战场上的谎言。他把这些故事记下,带回各地讲学堂,作为新课程的案例。

某夜宿于山村,遇暴雨倾盆。村中祠堂年久失修,屋顶漏水,族谱浸湿大半。族长叹息:“祖宗规矩,女子不得入祠,连抢救族谱都不能让她们动手。”

陆无羁默然起身,脱下外袍盖住案上古籍,而后对门外一群等待救援的妇女说道:“你们愿意进来吗?”

妇人们面面相觑。终于,一名少女迈出脚步,大声道:“我们也是这个村子的人!凭什么不能进?”

她带头冲入祠堂,其余女子紧随其后,合力搬移文书、修补漏顶。不到半个时辰,危机解除。族长呆立原地,老泪纵横:“原来……她们一直都能做到。”

次日清晨,祠堂门口多了块新木牌:“凡本村村民,不论男女,皆可参与祭祀筹备。”

陆无羁离开时,少女追上来塞给他一双亲手缝制的布鞋:“谢谢您没阻止我们。”

他低头看着那双略显笨拙却针脚扎实的鞋,轻声道:“该谢的是你们自己。你们证明了一件事??改变,从来不需要等英雄。”

***

夏初,苗疆深处。

一座隐秘山谷中,曾是巫殿禁地的“冥语池”边,如今建起了一所特殊学堂。这里专门收容曾被血祭、神控、魂缚的幸存者,教他们识字、疗伤、重建自我。校长是一位独眼老妪,原是当年巫殿叛逃的祭司,如今白发苍苍,每日拄拐巡视课堂。

这日午后,她收到一封匿名信,附带一枚金色莲形符印。

她认得那印记。

颤抖着点燃信纸,火焰竟凝成一道虚影,传出低沉话语:“九狱门未完全闭合,仅被压制。初律之核仍在时间尽头低语,伺机重临。你们必须准备。”

老妪跪倒在地,泪水滑落:“我们只剩三十一名觉醒者,七源胎之力早已散逸……如何抵挡?”

空中回音渐弱:“不必对抗。只需让更多人觉醒。一人觉醒,则一线光明;万人觉醒,则永夜难存。”

信灰飘散,化作点点萤火,飞向山谷各处。

当晚,老妪召集所有师生集会。她站在讲台上,举起那枚金莲符印,声音沙哑却坚定:“从今往后,我们的使命不再是疗愈过去,而是唤醒未来。每一个走出这里的人,都必须带走一本书、一颗种子、一句誓言。”

学生们肃立聆听。

她逐字念出誓言:“我誓以清醒之眼观世界,以独立之心判是非,以自由之口言真理。纵使黑暗再临,我也绝不交出思考的权利。”

三百余人齐声复诵,声浪撼动山林,惊起千鸟腾飞。

而在遥远北方,陆无羁正独坐湖畔,望着水中倒影出神。

水面映出的并非他苍老面容,而是一个少年模样??正是当年手持血镜残片、跪在孤庙前的自己。

“你还记得最初为何反抗吗?”水中影像开口问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