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嘴巴子掌自己,媳妇我真改了 > 第1461章(第1页)

第1461章(第1页)

第1461章

王克定手指在计划书上重重一点:

“就按你这个思路,去细化那部分方案!记住,原则必须把牢,底线不能突破,但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更灵活一些。这件事,我支持你们去尝试!”

赵振国和王新军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同时涌起一股更强烈的使命感。

王克定的首肯,不仅仅是同意了一个技术引进的设想,更是认可了一种在新形势下,更为务实、更具操作性的工作思路。

情怀要讲,利益也要讲!

——

接下来的日子,赵振国像一只被上紧了发条的陀螺,高速旋转,几乎没有片刻停歇。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京城的暑气日渐浓重,但比天气更灼热的,是赵振国胸中那团为项目奔走的火焰。

在一间朴素却庄重的会议室里,两位目光深邃、决定着国家命运的老人静静地听着他们的汇报。

赵振国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他将那份精心准备、吸收了模型“启发”的计划书核心内容,以及当前南疆隐约传来的紧张气息,融汇在一起,清晰地阐述了尽快提升59坦火力性能的极端紧迫性,以及“内外结合、借力发展”策略的可行性和潜在效益。

他没有空谈爱国情怀,而是重点强调了这种技术引进若能成功,对提升国家工业基础、甚至在特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长期战略意义,这与改革开放、重视科技发展的思路不谋而合。

邓老听得非常仔细,偶尔会插话问一两个关键问题,比如“对方要价会多高?”“如果这条路走不通,我们自己的备份方案有多大把握?”

聂老则更关注技术细节和军工生产的现实困难。

面对两位老人的询问,赵振国和王新军尽可能依据已有资料和扎实的调研给出回答,对于不确定的,也坦诚相告。

汇报结束后,邓老没有立刻表态,只是深深吸了一口烟,对聂老说:

“我看这个思路,可以探讨。胆子可以再大一点,步子要稳一点。总不能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了嘛。”

聂老也微微颔首:“技术上的事,要尊重科学规律。既然看到了差距,就要想办法追。你们回去,把方案做得再扎实些,尤其是自力更生这部分,是根本。”

虽然没有得到立即的、拍板式的批准,但两位领导人的态度无疑是积极和开放的,也让他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分,领导给了探索的空间,但如果拿不出真正有说服力、可操作的成果,那便是辜负了这份信任。

接下来的日子,赵振国和王新军几乎是以研究所为家,开始了与时间赛跑的计划细化工作。

论证会常常从清晨开到深夜。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汗味混合着茶水的涩味,黑板被写得密密麻麻,又被反复擦去。争论是家常便饭,而且异常激烈。

与此同时,另一条战线——通过港岛渠道进行联络的工作,也在紧张而隐秘地推进。

赵振国通过周爵士、大哥赵振兴、黄罗拔,以及一些可靠的外贸渠道,开始小心翼翼地接触和筛选可能的人脉关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