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厂长果然是个天才!”阑
徐飞对这个想法,忍不住点赞。
而所谓的ui桌面,就是打开电脑后,屏幕上显示的‘页面’。
包括程序图标、时钟体型、设置里面的资源管理、鼠标键作用等等。
更改这些,远比研发一个系统简单得多。
而红旗系统的操作,是把图标放在视野中间,形成一个类似五芒星的‘栏’。
中间‘个人资料’,上方‘时间天气’。
左侧‘聊天娱乐’,右侧‘游戏引擎’。阑
下方‘个性化设置’。
当鼠标放在上面,无需点击,就会弹出分类中包含的应用程序。
并且,这些布局,都可以调整。
而除了五芒星,四周还有四个弧形分布的小星星。
分别可以设置为‘文档’、‘新闻’等分类。
另外,在整个大视窗中,也就是五芒星外围,可以排列半透明化的实时动态小窗口。
比如把股票页面放在左侧小窗口,系统会自动去掉页面边缘的工具栏,只显示股市动态。阑
比如把聊天工具放在放在左侧小窗口,系统会自动去掉无关聊天的框架,只显示你和聊天对象的对话。
比如把新闻、音乐等等,放在右侧,或者其它区域,系统会自动优化内存,选择最好的方式,呈现相关内容。
当然,如果不放进小窗口,还可以把页面最大化,或者根据自身需求,调整窗口大小。
“你说,如此简单便捷的操作,咋就不习惯?”
徐飞让人送来一台国产电脑,一台ibm,一台平果,一台基础生产线自带的电脑,决定亲自动手把红旗ui剥离出来,然后美化升级。
作为厂长,咱是懂程序的。
就像程序界流行的那句话:只要代码可以运行,千万不要再动。阑
这不仅表达了程序界门槛低,程序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还表达了基于数字科技制作的应用,在结构上存在巨大缺陷。
以win系统打个比喻。
81年设计了音频驱动,85年设计了图像驱动,90年设计了处理器内核,92年设计了存储驱动……
这些东西叠加在一起,犹如盖房子,构成了win97。
某一天,某个工程师发现,随着电脑硬件的提升,图像驱动可以优化,于是花了半年时间,改了个2。0版本,加入win97。
然后发现,电脑始终没有声音。
工程师调整音频驱动,旋即发现处理器不工作。阑
接着调整底层架构,最终win97崩溃了。
犹如家里水管漏水,你找工人维修,修好后发现电视打不开,再找人维修,接着家里停电,继续修……最终,楼塌了。
所以,与其维修,不如不修,水管漏水,那就再扯一条。
但这样一来,整个房间是不是看起来乱糟糟的?
并且,原本的水管依旧在使用,并且漏水,甚至越来越严重。
这里面的根本问题是,是:逻辑+逻辑+逻辑+逻辑。
多个逻辑串起来,修改其中一个,整条逻辑链崩溃。阑
所以,随着电脑硬件的提升,win系统若想运行流畅,跟得上硬件性能,必须不断的打补丁,再更新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