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 737全要了(第3页)

737全要了(第3页)

“什么意思?”有人问。

“把我们的代码,刻进石头里,写进课本里,传给每一个愿意学的人。”赵振国坚定地说,“当千万双手都能重建这套系统时,就没有人能真正摧毁它。”

礼堂陷入长久沉默。

然后,掌声雷动。

一个月后,**“南岭开源联盟”正式成立**。他们将三年积累的所有技术文档、代码框架、教学视频全部免费公开,涵盖智能灌溉、分布式能源管理、乡村区块链应用等多个领域。平台首页写着一行字:**“知识不属于任何人,它属于未来。”**

此举震动业界。多家科技巨头紧急召开闭门会议,担忧“平民化技术扩散”会冲击其商业模式。而更多偏远山村则纷纷联系青山村,请求技术支持。

赵振国带着团队一一回应,不收一分钱。

“我们不做导师,只做火种。”他对记者说。

春耕时节到来,村里新建了十座智慧大棚。这一次,不再依赖任何外来设备。从温控系统到播种机器人,全由孩子们亲手设计、3D打印组装。小丫担任主程序员,她写的AI算法能让番茄苗根据光照自动调整叶片角度。

王秀兰依旧每天缝补衣物,但她也开始学着用平板查看气象数据,帮丈夫规划种植周期。她说:“以前觉得科技是城里人的玩意儿,现在才知道,它也能暖炕头。”

某个雨夜,赵振国独自翻阅一封匿名信。信是李建国在留置期间托人送出的,只有短短几句:

>“你以为你是正义的化身?可你也踩着别人的命往上爬。我儿子去年高考全县第三,却因‘政审不合格’被拒录。你说这公平吗?”

赵振国久久无言。

他点燃一支烟,走到窗前。雨水顺着玻璃蜿蜒而下,映出屋内昏黄的灯光。

他知道,这个世界从不是非黑即白。有人作恶,也有人被逼成恶。但他更清楚,若因怜悯而停下脚步,那么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第二天,他给省教育考试院写了封信,建议建立“廉政案件家属教育保障机制”,避免无辜子女受牵连。信末写道:**“惩治罪犯,不该让孩子买单。”**

夏日来临,第一届“全国乡村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青山村举行。来自二十多个省份的三百余名学生齐聚山谷,在稻田边编程,在溪流旁测试无人机,在星空下讨论如何用AI预测蝗灾。

闭幕式上,赵振国宣布:**设立“泥土奖”**??每年奖励一位用科技解决最朴素民生问题的青少年。首届获奖者是一名甘肃女孩,她发明了一款太阳能驴车充电桩,解决了牧民长途放牧时通讯中断的问题。

颁奖时,小女孩哽咽道:“我一直以为,穷人家的孩子不配谈梦想。直到看见你们的故事。”

台下,无数双眼睛泛起泪光。

夜深人静,赵振国牵着妻女走在回家的小路上。萤火虫在草丛中飞舞,像散落人间的星辰。

小丫忽然仰头问他:“爸,你说我们真的能登上火星吗?”

他蹲下身,轻轻拂去她肩上的花瓣:“也许不能。但我们可以让火星上,长出中国的水稻。”

她笑了,蹦跳着跑向前方。

王秀兰挽住他的手臂,轻声道:“这些年,辛苦你了。”

赵振国摇摇头:“不辛苦。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走。”

远处,光伏阵列静静吸收月光能量;机房内,服务器持续输出算力;教室里,仍有孩子伏案编写新程序。

这条奔涌的河流,正载着无数微小却坚定的梦想,冲破群山封锁,流向辽阔大地。

春天早已到来。

而他们,仍在种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