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赵振国亲自执笔,撰写了一份名为《开源防御白皮书》的技术文档,详细阐述如何在保持开放性的同时构建多层次安全机制。其中包括基于区块链的代码溯源系统、去中心化身份认证协议、以及由全国各地志愿者节点组成的“民间哨兵网络”。
这份文档一经发布,立刻引发科技圈震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陈立在其公众号撰文评价:“这不仅是技术方案,更是一种新文明形态的雏形??一个既能自由生长,又能自我保护的知识共同体。”
第七天傍晚,一切准备就绪。
赵振国站在礼堂讲台上,面对全村青少年和线上数万名学员,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重启仪式”。
“朋友们,”他的声音平稳而有力,“过去一周,我们经历了一次考验。有人想让我们相信,openness必然带来vulnerability(开放必然导致脆弱)。但我们想证明,真正的开放,本身就该包含防御的能力。”
台下掌声雷动。
“所以今天,我宣布:南岭开源联盟正式启用‘群星守护计划’??每一位认真学习、遵守规则的使用者,都可以申请成为‘数字哨兵’,参与代码审查、漏洞举报、侵权追踪。你们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共建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技术不该由少数人掌控,也不该因恐惧而封闭。我们要走的路,是一条既敞开怀抱,又握紧拳头的路。”
当晚八点,直播课程重新开启。第一课的主题是:《如何识别并抵御代码中的隐形刺客》。讲师不是专家,而是来自云南怒江的傈僳族少年阿木。他站在摄像头前,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讲解自己如何发现一个可疑的数据包异常,并及时上报。
弹幕刷满敬意:“这才是真正的未来工程师!”“青山村的孩子,眼里有光。”
而在幕后,一场无声的围猎正在进行。
三天后,那个“TechHarvest_89”账号再次行动。这一次,他试图上传一个经过精心伪装的“能源调度优化组件”,一旦被采纳并推送到全国站点,便可实现对上千个分布式电网的隐性控制。
然而,就在他点击“提交”的瞬间,系统后台警报拉响。
“抓到了。”李卫东盯着屏幕,嘴角扬起,“IP锁定,地理位置精确到楼层。而且……这家伙用的是实名认证的国内开发者证书,名字叫林志康,原宏远科技嵌入式部门高级工程师,三个月前离职。”
“证据链闭环了吗?”
“全部录屏、日志、通信记录都已归档,加密打包,一份交给公安部网安局,一份抄送工信部,还有一份……”李卫东笑了笑,“我们直接发给了AgroNova总部,附言写着:谢谢贵司提供技术参考案例,已纳入我国乡村网络安全教材初稿。”
赵振国点头:“很好。让他们知道,偷猎者终将成为标本。”
半个月后,公安部通报破获一起特大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案,抓获犯罪嫌疑人两名,缴获非法控制程序十余套,涉及全国十余省份的智慧农业试点项目。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专题报道,《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为innovation(创新)筑墙,而非为monopolists(垄断者)铺路》。
风波渐息,青山村回归平静。
但这平静之下,涌动着更深的变革。
秋季开学,教育部试点“技术伦理课”正式进入课堂。赵振国受邀参与教材编写,在第一章写下这样一段话:
>“当你学会编程的第一天,就要明白:你写的每一行代码,都在塑造世界的样子。它可以用来点亮一盏灯,也可以用来熄灭千万颗心。选择权,在你手中。”
而在遥远的新疆塔克拉玛干边缘,一个维吾尔族小女孩用省下的早餐钱买了块二手开发板,按照青山村发布的教程,为自己家的灌溉渠装上了水位报警器。她在回信中写道:“老师,我现在不怕洪水冲走羊圈了。我想长大后做一名‘沙漠程序员’。”
赵振国把这封信用相框装了起来,挂在办公室墙上。
冬天来临前,“萤火计划”扩展至二十一个省份,累计建成独立能源节点三百余处,惠及人口超过十八万。更令人振奋的是,已有七个受助村庄反向加入开源联盟,开始向更偏远地区输出技术和培训??星星之火,真的开始燎原。
某个雪后的黄昏,赵振国独自登上村后山顶。远处,光伏板覆盖的山坡如银龙蜿蜒;近处,孩子们在结冰的池塘上滑冰嬉戏,笑声随风传来。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周野发来的消息:“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来函,邀请你参与‘未来乡村卫星星座’预研项目。他们说,第一个试验载荷,可以搭载一段来自青山村学生的语音留言。”
他望着天空,轻轻回复:“让小丫来录吧。”
当晚,父女俩坐在录音设备前。
“大家好,我是青山村的小丫。”女孩的声音清脆明亮,“我想对太空说:谢谢你一直看着我们长大。等你下次路过地球的时候,请替我看看,有没有哪个角落的孩子,还没能接上电、连上网、写出自己的代码?如果有,请你停下来,对他们眨一下眼。”
录音结束,赵振国问:“为什么要这么说?”
“因为星星本来就会眨眼啊。”她笑着说,“我只是希望,它们也能听见我们的愿望。”
雪花悄然落下,覆盖山野,也落在窗台上那幅“会飞的乡村小学”画作上。
春天还很远,但他们已经种下了通往它的路。
多年以后,当第一颗以“泥土奖”命名的微型卫星划过夜空,当西部牧区的孩子通过低轨网络直播上起编程课,当全球数百个“青山村模式”的社区在贫瘠之地崛起,人们才真正明白??
那一年,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山村,有一群普通人做了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他们把技术还给了人民。
而这,正是改变世界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