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李大人解惑,今日一番交谈,本官受益匪浅。”
陆云逸面露敬重,对于这位年老尚书很是敬重。
李原名笑着摆了摆手:
“陆大人,是老夫受益匪浅才对,
这才几年的工夫,京畿便已经日新月异,
陆大人在北方边镇也搞得有声有色。
但老夫还想劝解陆大人一句,对于边镇外族要少杀戮,多以文华感化之。
老夫最近正在安排陕甘凉地方的文教之事,
会有不少读书人前往,教化北征带回来的诸多草原人。
不知,陆大人所属大宁?需要否?
若是需要。本官可以写一封奏疏禀明陛下。”
陆云逸一愣,有些愕然地看着李原名,
他第一反应是有什么利益交换。
不过当看到李原名那醇厚的眼神时,
陆云逸便收起了这个想法,这位礼部尚书应当是真的准备在边镇推行文教。
他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
“李大人,大宁城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推进孩童读书一事,
最近已经有了一些成效,负责之人就是杨士奇与解缙。
若是礼部能再安排一些人前去,
应对那些来投的草原人、女真人就要从容许多。”
“是他们啊,杨士奇老夫有所耳闻,解缙更是熟络,他们在大宁可好?”
“甚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他们二人刚去时还有一些读书人的焦躁,
但在本官离开大宁时,已经成熟了许多。”
“好啊,肯去边疆的读书人不多,待老夫禀明圣上,再给大宁安排。”
陆云逸笑着站起身,躬身一拜:
“多谢李大人,大宁文教兴盛之日,就是边疆稳固之时,
若是李大人有什么吩咐,还请不要吝啬。”
李原名笑着摆了摆手:
“文武有别,老夫作为文官魁首,今日与陆大人单独见面已经是破例,
万万不可有什么接触,
否则就算你我清清白白,旁人也会多想。”
陆云逸苦笑着摇了摇头:
“那本官告辞。”
“去吧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