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走进衙房,四处打量了一番,房间宽敞明亮,桌椅摆放整齐,文房四宝一应俱全。
他满意地点点头:
“不错,有劳你了。”
李贤也走进一旁的衙房,环顾四周后,微笑着对吏员说:
“辛苦了,这里很好。”
吏员连忙躬身道:
“两位大人客气了,这是小的应该做的。
那小的就不打扰两位大人了,若有需要,随时叫小的。”
说完,吏员便退下了。
张斌在椅子上坐下,长舒一口气:
“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也能有这么大的衙房,以往求之不得的事,反而现在因祸得福了?”
李贤走到窗前,看着窗外衙门中忙碌的景象,缓缓说道:
“张大人,这只是一个开始。
既然拿了官,就要投桃报李,要做出一番成绩,否则白瞎了这身行头。”
“李大人说得是,屯田之事,我虽有些经验。
但如今情况复杂,还需从长计议。”
两人正商量着,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紧接着,一名年轻男子身穿官袍,手拿文书,迈步走进衙房。
此人中等身材,面容消瘦,眼神中透着一股精明。
他看到张斌和李贤,连忙躬身行礼:
“在下经历司经历伍素安,见过两位大人。”
李贤有些诧异地打量着他,若是没记错,
城北工坊的事,目前就是此人在负责。
“伍大人,不知所来何事?”李贤笑着发问,脸上充满和煦。
伍素安看了看一旁的张斌。
张斌顿时意会,连忙笑着点头:
“你们聊,我先去看看衙房。”
等他走后,伍素安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和一本账目,递给李贤,说道:
“李大人,陆大人吩咐,
下午继续收购商行,这是相关文书和账目。
此次共拨款五万两银子,已经费两万三千两,要一直将银子光为止。”
李贤接过文书和账目,仔细翻阅起来。
他的眉头渐渐皱起,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伍素安。
因为这上面的账目以及明细,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方式,
不论是明地还是北元,都没有见过。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看不懂,反而一眼就看得明白。
仅仅是这做账方式,
就让李贤觉得,大宁城有如此变化,
靠的绝对不是天时地利,而是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