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走到她身边,轻声说道:
“这些日子,苦了你了。”
妃嫔微微摇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只要能保陛下平安,臣妾受些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王瑶心中一阵刺痛,他轻轻握住妃嫔的手,说道:
“放心,朕不会让你一直受委屈的。”
然而,两人都清楚,这不过是一句安慰的话罢了。
在这个以李成桂为首,郑道传、赵浚、尹绍宗等新兴士大夫联合的时代,
王瑶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控,又怎能保护得了身边的人。
次日清晨,朝堂大殿之上,
金碧辉煌的装饰在晨光照耀下显得耀眼。
王瑶身着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
虽努力保持着君主的威严,但眼神中却难掩疲惫。
李成桂则站在殿下,身姿挺拔,虽已五十六岁,却精神矍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陛下。”
李成桂微微躬身,行了一礼,声音洪亮地说道:
“臣得到消息,西北前线的明军有异动,
为防万一,臣已调动两万军卒前往边境,加强防备。”
王瑶眉头微微一皱,心中暗自恼怒。
这等调动大军之事,李成桂竟不与他商议便擅自做主,分明是不把他这个君主放在眼里。
他却不敢发作,只能强忍着怒火,说道:
“李爱卿,此事是否有些仓促?
明军虽有异动,但未必就会有所行动,
如此大规模调动军卒,恐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若上国误会,恐不美。”
李成桂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嘲讽,但很快又恢复了恭敬神情,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臣以为,小心驶得万年船。
如今我高丽与明国关系微妙,
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战事,
臣此举,也是为了保我高丽江山社稷安稳。”
王瑶心中明白,李成桂这是在强词夺理,但他却无可奈何。
“既然李爱卿已做了决定,那便如此吧,
只是希望爱卿能谨慎行事,莫要惹出事端。”
李成桂微微点头,说道:
“陛下放心,臣自有分寸。”
接着,李成桂又话题一转,说道:
“陛下,臣近日正在推行私田改革之事,
如今我国土地兼并严重,许多百姓无地可耕,生活困苦。
臣以为,应将部分私田收归国有,再重新分配给百姓,
如此一来,既能增加国家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