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检查过程也就半个小时,村主任和水文站站长根本捞不着主动介绍的机会,基本上都是秦正刚在问,两人轮番作答。
几轮下来,村主任和站长已经是汗流浃背,身上下的雨比天上下的雨还要大。
林骁全程插不上嘴,也没有插嘴的打算。
但干站在那里又显得很傻。
于是左看看右看看,突然发现阴沉的黄昏光线下,滂沱的夏日暴雨中,穿着雨披皱着眉头,满脸写着防汛忧思的镇长秦正刚,整个人好像在闪闪发亮。
雨滴从他塑胶雨衣的弯曲帽檐上汇聚成流,像河水一样汩汩不停地淌落。
他身高不算高,身体有些发福。
在这样的雨水、汗水和唾沫星子横飞的傍晚,他两脚分开站在泥泞里,基层干部的敬职敬责和鞠躬尽瘁直接透过画面扑面而来。
林骁有被小小的震撼到。
然后下意识掏出手机,把这个场景拍了下来。
秦正刚平常很讨厌拍照,觉得作秀、矫情,有那工夫还不如想着怎么把工作干好。
因为不喜欢拍照,连带着对宣传工作也很不上心,所以本该单独成一摊的重要工作,愣是被和经济发展归到了一个分管副镇长名下。
原因竟然是——顺手!
林骁刚来潮白镇的时候,看到这个分工也是震惊的。
之前在宁海的街道,宣传工作是仅次于党建的核心部门,街里有专门的宣传科,对外负责对接各路省级、市级媒体,对内还要发行内刊、各类宣讲以及经营街道的公众号和视频号。
小小一个街道,宣传科却有四个编制配额,这还不算不带编的合同工。
足可见宣传科的地位。
然而在这个基层乡镇,宣传不但没有单独的办公室。
连分管领导也不是专管务虚的副镇长涂辉,而是分管经济发展的贾波,后来是林骁。
秦正刚这么分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如今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自然宣传经济工作进展也成了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么把经发和宣传放在一块,更能节省人力,工作也能更高效。
林骁来之后:“……行吧!”
对于这位秦正刚的脑回路,林骁一开始是不理解的,但待了几个月之后就能体会秦镇的高明之处。
因为基层和基层是不一样的。
林骁在宁海工作的街道,虽然也是基层,但作为省会核心城区的老牌街道,这街道不但是个处级单位,还是全市乃至全省街道的一个标杆。
平常三不五时就有上级领导来视察考察,各种新政策、新举措,也都会选在这个街道来进行试点。
那宣传工作自然得跟上。
在这个街道,某种程度上,务虚工作比务实工作还要重要。
但到了潮白镇,形势就完全不一样。
虽然论面积,潮白镇大了二十倍不止,但常住人口却只有街道的一半。
论级别,潮白镇也只是个正科级政府部门,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论地位,潮白镇只是全省数百个乡镇中最普通的一个,实在是没什么亮点和特色。
这种形势下,还非要弄出好几个人来单独搞宣传,实在是没什么太大的必要,纯粹的是在浪费人力。
与其在宣传上瞎子点灯白费蜡,不如一门心思搞发展。
秦正刚的这个思路,既符合他务实的性格,也符合一个非旅游乡镇的实际情况,所以一直持续了这么多年。
这种几乎对宣传放任不管的态度,倒是给了林骁很大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