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牌照上打头的那个字,好些人甚至对不上是哪个省。
原来小孩子在村里隨便乱窜。
如今家长开始提醒:“莫要乱跑,小心被车撞到!”
村民们日常討论的话题,也开始从谁家的谁谁三十好几还不结婚,变成了一些新鲜的、时髦的话题。
“二根儿子回来了,说是要二十多万,把他家的房子改造成宾馆!”
“什么宾馆,那叫民宿!”
“民宿是什么,不是给人钱睡觉的地方吗?”
“是倒是!”
“那不就是宾馆!”
“……”
“哎,镇南边农贸市场要重新招租了,说是要搞什么夜市,关宝强家已经定了一个铺位了!”
“宝强干了这么多年村厨,手艺这么好干嘛不去开店,租个摊位能挣多少钱!”
“你没见识了吧!现在城里人就喜欢这种路边摊,说是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可挣钱了。我三舅家的摊子已经开张了,说是一晚上能挣2000多!”
“2000多?!天老爷,我一个月才这么多钱!”
“不过这是总进帐,还得刨去成本!”
“那也蛮不少了!”
“……”
“咱们村自留山南边那块空地要租出去了!”
“邓家那块柚子地卖掉了,亲娘,卖了100多万!”
“我们潮白镇最近是怎么了,撞著財神爷了?”
“什么財神爷,是周家的一个外甥,现在在镇里当副镇长,他一手搞出来的这些!”
“哎哟哟,这后生真是有良心哎!”
“所以说不管什么年代,还是当官好,有权力隨隨便便就能弄出这么多钱来!”
“话是这么说,可也得人有心!这好官还得是流著自家人的血,才会给乡亲们谋福利,你看看现在,多好啊……”
林驍对乡亲们的討论並不真切。
他偶尔听到过几回,已经和数月前的批评和嘲讽大不相同,多数村民提到他时都是带著感激和肯定。
林驍不是个喜好虚名的人。
可既然坐了这个位置,自己做的事终究免不了要接受群眾的评判,那么听夸奖总是比听骂声要好。
如今,国庆节的第一天即將收尾。
他站在老鸭山的山头,俯视著烟火繚绕、热闹非凡的镇集,心情说不出的舒畅。
这一刻,他感慨很多。
终於明白,防汛先进个人什么的没落到他头上,真的算不得什么。
全镇环境面貌的大提升、村民显著鼓起来的腰包、群眾的感激和肯定……
这些,就是他独一无二的勋章!
……
10月4日,是丈母娘刘丽芸51岁的生日。
林驍今天很不厚道地请假了。
说是请假,但其实也就是下午四点离开了潮白镇,蹭了一回免费高速去了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