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攻坚克难,本来就是军事上一等一的难题;更遑论长安这种军事要塞、前朝古都,一切工事都已经修得尽善尽美,绝无瑕疵。要想靠云梯撞车和刀剑硬生生啃下它高数十丈宽数十尺的砖制城墙,那耗费的性命必定不可计算;搞不好就会被牵扯个一年半载,导致战局全场崩溃——在这个问题上,孙权已经在合肥重复过很多次前车之鉴了。
当然,由长平侯亲口说出这一句话,那还有另一层诡异的意思——长安都城的工事营建,大半是在汉武帝时代打的基础;而武帝在修筑工事防备外敌时,自然不会不与军中的大佬商议;所以——所以,长安城防的大致思路,还是在卫青手下厘定的方向。
五百年前自己一手打造的城防,要由五百年后的自己亲自料理;那种微妙诡异之处,真是萦绕于心,难以言说。而最尴尬的是,长平侯琢磨了几回,发现五百年前的自己考虑的还是挺周到的……至少他想来想去,就愕然察觉,这套五百年前的防御系统,好像还真没有什么缝隙可钻——做法自毙了属于是。
——不过这又能怪的了谁呢?哪家好人会天天琢磨着打自己的首都啊?
在如此微妙气氛中,穆祺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
“……所以,还是得想办法攻破长安城的城墙?”
这又是一句废话,所以连长平侯都不接茬了,几个人一齐转头,默默围观着他。
穆祺倒也不尴尬,他沉思片刻,断然道:
“如果以现在的技术,那多半是做不到的。”
以三国时代人类对自然能量的利用率,完全没有办法应对砖石厚墙与铸铁城门;攻城的手段多半是生挖硬凿,或者拼力撞开铁打的城门——效率都非常之低;而如果要提升效率,那当然只有……
“显然。”刘先生冷冷开口:“现在的技术做不到,但你的技术肯定可以做到。”
穆祺矜持一笑,表示了对刘先生这种认可的含蓄谢意。不过,他也不能不指出一点残酷的事实:
“即使拥有技术,技术的使用也是受限制的。尤其是这种危险的、可以制造大规模杀伤的技术……”
系统的限制可不是开玩笑的,几千页细则缜密规划,确实从一切可能的角度锁死了穆祺腾挪的余地;无论是制造设备、制造原料还是相关技术,都被条例严格限制,绝不许他随意挪用,以此来搅动历史的大局——不行就是不行,容不得任何假借。
面对这样冷酷的拒绝,刘先生却不动声色;他只是慢吞吞——慢吞吞道:
“……我先前听去病说过,无论所谓的‘现代技术’多么高明精妙,背后的原理,其实也都是可以学习、可以掌握的。”
穆祺愣了一愣:“陛下所言不差。”
的确是所言不差。技术当然可以精深微妙,但技术后的原理却绝不是什么天书,更没有什么某些人能掌握、某些人不能掌握的天然限制;归根到底大家都是碳基生物,碳基生物能玩出的道道说白了也就只有那么一点,尤其是某些简单粗暴的技术——你要说搞拆迁搞爆破需要考虑什么结构力学和流体力学,那硬要追究当然也对;但实际上懂的都懂,在拥有现成的、成熟的配方时,其实只需要几个略懂高中化学常识的普通人,在粗制滥造的实验室里鼓捣鼓捣,往往就能整出一大堆威力十足的危险玩意儿——毕竟,从古至今,化学就是门槛最低、杀伤力最强的玩意儿。
陛下身体微微前倾,眼睛已经悄然眯了起来。
“那么。”他轻声道:“假如——我是说假如——上林苑中某些老练而成熟的工人,自发的对什么‘化学原理’产生了兴趣,当他们抱着疑惑,向你请教的时候,你会认真解答么?”
穆祺顿了一顿,颇为诧异地望了刘先生一眼,仿佛不相信此人竟然能说出这样和善、礼貌、通情达理的好话来;他默然了片刻,才轻声开口:
“传播知识是我应尽的义务,只要有人愿意求知,我当然乐于解答。”
“没有限制?”
“当然没有限制。这又不是什么机密,谁有权力限制?”
要是什么高精尖科技与绝密材料也就罢了,初高中乃至大学的化学知识属于人类共有的智慧结晶,不能由任何一方垄断;即使强势如时光管理局,在这个问题亦绝不能越雷池一步,所以管来管去,只能泛泛而谈,说一句“希望和平”而已。
“那么。”刘先生的声音更轻了:“如果有人天赋异禀,居然从这些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化学原理里,领悟到了某些制造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诀窍呢?”
“……那我会很遗憾的。”穆祺道:“我当然希望,这些知识能够用在更和平的用途上,为历史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不是一味的滥用暴力,沉醉于自相厮杀之中。我再声明一遍,我个人是热爱和平的……”
“喔。”刘先生似乎根本没有听进去后面那一长串的真情表白,他自顾自道:“那么,如果这个工匠根本不顾你的遗憾,不但利用这些知识制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武器,还特意把武器支援给第三方的势力,直接搅动了历史的局势呢?”
“那我会非常、非常、非常遗憾——”
“我完全明白了。”刘先生直接打断了他的话,他转过身来,极为自信地向剩下的数人做出宣示:“你们可以放缓进度,稍微在长安城下等上一等;最多只要半个月的功夫,上林苑那边应该就能预备好一切攻城的物资,攻下任何城池,都决计不成问题——放心,一切自有我在。”
寥寥数语,力重千钧;更还有刘彻以个人的声名作保,其沉重分量,更自不同凡响;以至于诸葛丞相都微有惊愕,迟疑了片刻才起身致意,感激先帝(真先帝)鼎力相助的拳拳之心;而刘先生则只挥一挥手,神色依旧略不在意,仿佛区区小事,本就是份内应当,丝毫不足挂齿。倒是穆祺——穆祺愣了一愣,不由回头与长平侯及冠军侯对视,三人目光一触即分,彼此都有默喻。
显然,在座的几位全部都意识到了,刘先生断然拿自己的名声作保,表现得如此积极主动,绝不是什么“份内应当”可以解释的,而多半是抱有某种隐秘、不可告人的情绪;甚而言之,这种情绪多半已经积蓄了很久了,只不过今日恰逢其会,才一口气在长安城中的老宝贝头上发泄出来了而已;至于这种情绪的来由嘛……
——看来,在亲眼目睹了儒生做大、世家垄断的惨痛结果之后,皇帝陛下的怨恨是真的很深呢。
第113章
显然,要想在皇家上林苑折腾出什么足以改变蜀魏战局的大招,那就必须大动干戈,重新调整工匠的分配;而要想驱动行政机构,从全天下招募聪明能干的工匠,那就必须结束现在草木皆兵的不正常状态——如今大汉朝廷之上,身为核心的皇帝远在军营、态度莫名;丞相公孙弘装死躺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御史大夫张汤发癫发狂,在长安大杀特杀,肆意抓人——这样诡谲莫名的状态,下面的官吏怎么会有心思办事?
所以,也不知道刘先生返回大汉时空后蛐蛐了什么,反正在大将军军营中蹲了将近一个月的皇帝终于挪动了他尊贵的屁股。当月二十一日,皇帝下诏让御史大夫张汤带齐一切审核的档案与文书,星夜赶赴军营行宫;二十二日,皇帝又命人给丞相府送去手谕,让丞相及九卿商议天子回京的礼制。这两道手谕接连传出,京中上至九卿下至小吏,全部都长长松出了一口侥幸的浊气——漫长恐怖的劣币案审查,至此终于要结束了!
是的,大家都非常清楚,所谓审查不过是这场惊天大案的开胃小菜;一旦皇帝读完档案,御驾返京,那么司法部门得到皇权的支持,必定会全力以赴,大肆抓捕,将京城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其波及之广、牵连之重,必定还会远超过往一切的大案要案,搞不好连大家自己的项上人头,都要难保——但无论将来的展开如何的血腥、恐怖、极端,至少在当下这个关口,是实在没有人想再经历张汤的天罗地网了;一个月,一个月,你知道这种利刃悬于头顶、时刻提心吊胆的日子,是多么的煎熬与痛苦么?
这么说吧,现在御史台全天紧闭,唯一开门的时候只有凌晨——每到凌晨时分,使者都会从御史台中鱼贯而出,快马从寂静冷清的大街小巷疾驰而过,他们翻身下马,按照张汤交付的那张催命的名单,一家家敲响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官员的房门,漠然通知催命的消息:
“是李甲吗?上头的吩咐,请你去御史台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