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字,都是血泪写成的。”老人点头,“只是当时没人敢说。”
他们带着这些资料回去,开始整理、校对、补充。那段日子,他们几乎足不出户,只为了将这些记忆重新唤醒。
**七十八**
几个月后,《遗忘之前》的英文版在海外正式出版。书中不仅收录了原有的章节,还加入了大量未曾公开的史料和口述记录。
这本书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多家媒体对其进行报道,一些大学将其列入研究课程,甚至有纪录片导演提出要将其改编为影视作品。
而在国内,这本书依旧是一个禁忌话题。但在某些角落,它悄悄流传开来,成为人们私下讨论的对象。
有一次,春棠在一家小书店里看到有人偷偷翻阅一本残破的复印本。那人抬头看见她,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丝会心的笑容。
那一刻,她明白了:即使不能光明正大地存在,这本书依然活在人心之中。
**七十九**
几年过去,他们的生活逐渐回归平静。张明远偶尔出门旅行,带回一些异国见闻;沈明辉则专注于教学,在一所私立大学担任讲师;而春棠,依旧坚持写作,记录下每一个值得记住的名字与故事。
某日,他们收到一封特殊的邮件。发件人自称是一名高中生,无意中在父亲的书房里发现了一本《遗忘之前》的旧版本。
他在邮件中写道:
>“我读完这本书,心里很沉重。”
>
>“原来我们的父辈经历过这样的时代。”
>
>“我很想告诉别人,但我怕他们会说我胡说八道。”
>
>“你们还在写吗?我也想写点什么。”
春棠看完后,久久无言。她回复了那封邮件,鼓励他继续探索,并告诉他:“只要你想写,就一定有人愿意读。”
几天后,他们收到了第二封邮件,附带一篇少年写下的短文:
>“我记得爷爷说过一句话:‘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我们走过的路。’”
>
>“我一直不懂这句话的意思,直到读了你们的书。”
>
>“现在我明白了,历史需要人来守护。”
>
>“我也想成为那个守护者。”
春棠看着那封信,眼眶湿润。她把信拿给张明远和沈明辉看,他们都笑了。
“看来,我们的火种,终于传到了下一代。”
**八十**
又是一个春天,海棠花开满庭院。春棠坐在窗前,阳光透过花瓣洒落在她的书桌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她翻开笔记本,写下新的一段:
>“记忆,是最柔软的力量。”
>
>“它无法摧毁高墙,却能让墙内的心跳永不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