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高效而简易的三轮载具,减少一个轮子,依然可以在地面活动,而且性能不输四轮。”
理查德似乎懂了一些:“类似跨斗摩托车?”
“比那种更加纯粹,动力要求少,控制器要求也会更简单,这种载具已经在东大的田间地头得到过验证,绝对有效和可靠。”
地面这部分毛云丝毫没有顾虑。
四轮车去不了的地方三轮能去。
三轮去得了的地方,四轮不一定能去。
这是在华北、西北农村普遍验证了的真理。
而且。
北美市场没有经历过三轮车的洗礼,没有“三轮就是低端”这种先入为主的刻板偏见。
相反。
物以稀为贵。
他们很有可能认为三轮才是高端。
所以他觉得三轮车的布局是现在手头最好的选择。
“关于升力方面,选择复杂的固定翼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从最简单的做起。”
“选择最可靠的旋翼系统。”
毛云动手删除了原本稿件上的固定翼。
转而在三轮车头顶画上了三个螺旋桨。
说实话。
这是毛云最不愿意面对的设计环节。
过去他一直都是固定翼的坚定推广者,和旋翼派不共戴天。
但现在,生产力不允许。
只有最稳定最便宜的旋翼系统才是最香的。
理查德却觉得这个设计酷毙了。
原因无他——实用!
这是理查德见过最实用,也是最贴近于现实的飞行汽车。
见多了各种天马行空的设计,花里胡哨的构件。
反倒是这种传统的旋转翼类直升机造型显得更加清新脱俗。
“从现在起,你是我的偶像了,老板!”
“不,这些还都只是开始,最难的部分还没有敲定。”
“你是说动力?”
毛云摇头:“动力我们没得选,有什么用什么,最难的是车身材料。”
“原始设计,我考虑的事碳纤维车身,这样轻量化能达到最优。”
“造价也会达到最大。”
毛云连连摇头,碳纤维好归好,成本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