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红楼]吾皇黛玉 > 160170(第23页)

160170(第23页)

虎贲将军永龄奉女王之命,在殿前亲迎明威将军入殿。

看着心爱的姑娘,嘴上说着欢迎词,皮笑肉不笑地提了提嘴角。

柳新就知道,今年是娶不上媳妇了。明明几天前,他们在雕刻玉麒麟的时候,彼此之间的气氛还挺好的,再进一步,就能顺利捅破那层窗户纸了。

偏偏,太子一出手,情侣变怨偶。

宴席上,女王亲自为为众将士斟酒,祝他们一路顺风,鹏程万里。

柳新也知道主命难违,只得放开心怀,连同太子的份儿,捧起海碗痛饮了几杯。

酒足饭饱后,宾主尽欢。

黛玉笑道:“柳将军为保卫我茜香,不辞辛苦,肩劳任怨,可惜从前鲜有机会与将军畅谈。今次离别在即,朕只能亲送将军出宫借以话别了。”

柳新听了这话,是要与他单独交谈的意思,便让几个副将先行告退了。

御花园中花灯烂漫,灼灼动人,沿着石子路逶迤向前,如同黑夜中闪耀的群星。

黛玉默默走了一段路,方开口道:“柳将军对漠北鞑靼、瓦剌、兀良哈的情况知道多少?我听闻兀良哈的首领蒙克被火烧伤,容貌尽毁,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人已经死了呢?”

“这个……”柳新没想到女王突然就问到了北地的情况,还专门指出了“蒙克”的问题。

他在茜香国驻守了一年,原则上是不应该了解漠北近况的,而况绝不能暴露出太子的计划,只能说些从前的旧闻。

“据我所知,瓦剌和鞑靼漠北的两大部族。他们在不断南侵我北疆的同时,彼此也在互相厮杀,矛盾不断,势力此消彼长。

太上皇登基时,曾经煊赫一时的瓦剌,已被鞑靼瓜分殆尽,整个漠北,几乎都成为了鞑靼的势力范围。

到了陛下亲政时,残存的瓦剌部又卷土重来,与鞑靼既联姻又争斗。加上兀良哈夹在中原与鞑靼之间左来右去,上蹿下跳,形势极为复杂。

至于眼下的情况,我知之不多,待我归国之后,才能明了,因此不好妄言。”

黛玉笑了笑,不禁感慨道:“从前北静王篡权之时,将军行动尚有三分鲁莽,而今说话都学会滴水不漏了。”

柳新讪笑了两声,咬了咬下唇,而今太子对女王的态度非常耐人寻味,他也琢磨不透。

“朕能从中原购得生铁,多有仰仗太子援手。既然中原战事在即,我茜香受中原庇护久已,也不能无动于衷。”

黛玉回头看向柳新,“今次朕愿拜纳将军些许辎重。翘首长刀十万把。铁甲钢盔六万副。箭羽二十万支。一并随船相送,还请将军带回中原,候太子调用。”

柳新惊讶地看了女王一眼,“陛下这是……”

深情厚谊不以言表,而是襄助辎重,差运军·械,这无疑是女王在彰显茜香有自保之力,还有余力对中原施以援手。

黛玉抬眸看向灯下的花枝,淡淡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罢了。”

暮春三月,宣隆帝派使臣北入虏廷,谴责鞑靼部可汗乌兰楚伦,违背榷场公平交易的原则,屡屡南侵,肆意掠夺,致使中原北地稼穑无收,百姓苦不堪言。

要求鞑靼部即刻收兵,整饬军纪,退出河套平原。然而乌兰楚伦却无视中原的警告,还堂而皇之地将中原使臣杀了。

中原朝廷为之震怒,宣隆帝下令神武将军冯唐为征北元帅,对鞑靼各部宣战。

乌兰楚伦早有预料,迅速集结骑兵,令鞑靼部战将叶护岱钦、哲布特勤、吉达特勤,兵分三路,分别从石岭关、平虏所、雁门关不断推兵南下。

面对来势汹汹的鞑虏,宣隆帝又谕旨边将,加强北疆防守。

神武将军冯唐巡边之时,遭敌暗算坠马重伤,不幸中的万幸性命得保,只是脊椎受创,坐不起来。

而鞑靼战将叶护岱钦,趁中原主将受伤之际,带领漠北骑兵,突袭归化城,在当地大肆掠夺一番,扬长而去。

身在金陵老宅的贾瑛,得知好友冯紫英不得不替父职,披挂上阵镇守归化城,心中很是担忧,又爱莫能助,只得写封信去安慰一番。

贾政夫妻及贾瑛一家三口,仰赖祖田,在金陵聊以度日。

从前的家奴都被官署转卖了出去,倒是嫁过优伶落入贱籍的袭人,算不得贾府的奴才,还跟着宝玉过活。

她一人服侍着三个主子,虽说辛劳了些,但内外庶务都由她打理,俨然是“假二奶奶”。

此时真的宝二奶奶薛宝钗,却被丈夫公婆撂在京中不管,还在官衙仓廒的槽坊里,日夜舂米,累得筋疲力竭,叫苦连天。

尽管再苦再累,回到薛家旧宅,她还是疯了一样去找那枚玉蝉,可惜怎么找都找不到,就连告诉她,用玉蝉可以换自由的贾雨村,也消失不见了。

受尽折磨的宝钗,每每想起从前义忠亲王世子对她的好,才知道自己愚蠢的执念,致使她生生错过了一段好姻缘。

心中哀痛无极又悔愧难当,精神与躯体忍受着双重的打击,人已经在即将崩溃的边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