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寄生实验
这个世界一直都很残酷。
只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即便意识到了,也因为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选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麻痹自己。
就比如说现今的联邦议会……虽然一直有人吐槽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但是有能力坐上那个位置的人绝对不可能是蠢人,他们的内心比谁都清楚在不远的将来,人类文明将会面临比第一次诡物战争还要更加严峻的危机。
可他们现在的态度就如同把脑袋埋进沙子里的鸵鸟一样,只求维持现状——当人陷入到无能为力的绝望境地之中,侥幸心理总会占据的理智的高点。他们会想着,或许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危机还不会降临……又或许是一年,又或许是一整届的任期。
当这种侥幸心理被逐渐放大之后,大脑就会逐渐麻痹自己,他们会认为眼下的现状会一直持续下去……危机也许会到来,但等到危机到来的那一天,或许自己已经卸任,又或许自己已经与世长辞——那这所谓的危机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交给后人就好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裴宗隽是想改变现状的,可是他死了。
他不仅死了,还把这个大包袱一股脑地甩给了孙杭。
孙杭也很想当鸵鸟,可是如果连他都当鸵鸟的话,这个操蛋的世界就真的完蛋了。
他是真的不喜欢诡物的世界,甚至对这些东西感到发自内心的厌恶——无论是那些多看几眼就疯狂掉san的畸变体,还是令人作呕的脓血和腐肉,亦或是那些烧脑的诡异逻辑和悖论……大概也只有心理扭曲的变态才会喜欢这样的世界吧?
孙杭转而将视线看向了两公里外,那条还在坑里蛄蛹的巨型冬虫夏草——在它的周围,空气里弥散着大量细微的白色颗粒,远远看去,就好像是一团被某种力场给圈在原地的浓雾一样。
根据主脑的观测和分析,这些白色颗粒实际上是诡物喷射出来的孢子,这种孢子一旦接触到动物就会立马附着上去,并且迅速萌发出大量的芽管。
紧接着,这些芽管会分泌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酶,能够迅速分解宿主的表皮细胞,帮助芽管入侵到宿主的体内,从而汲取宿主的营养,在宿主的体内大量繁殖。
宿主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最先遭到破坏的,这种真菌类诡物会生成一个类似的“器官”取代它们,并且和宿主的身体相连接,从而达成操纵宿主躯体的目的。
孙杭从荒漠里抓了一只沙鼠和一只蝎子扔进了孢子弥散区里,先后不到两分钟,两者身上便沾满了白色的孢子——这些孢子在接触到宿主之后硬质的外壳就会溶解,变成一种粘液状的物质黏附在宿主的体表。
看上去就好像是裹在宿主体表的蛛网一样。
五分钟后,沙鼠体表的毛发脱落殆尽,露出底下因为腐蚀而变得溃烂的皮肤,在这个过程中,沙鼠表现得格外安静,既没有表现出紧张和烦躁,也没有试图逃离——主脑推测,虫草诡物的孢子分泌物除了腐蚀之外,大概率还有着麻痹或是镇定剂的作用。
至于蝎子,则是直接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任由絮状的菌丝将整个躯体都给包裹了进来。
隐约能看到许多纤细的菌丝穿透了蝎子的甲壳,入侵到了蝎子的体内。
二十二分钟的时候,已经大变样的沙鼠开始出现一些诡异的动作,它仿佛是喝醉了酒一般,双足站立而起,跄跄踉踉地往前走了几步,随后便一头栽倒在了地上,开始了像那只巨型虫草一样的蛄蛹。
“沙鼠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已经被真菌诡物给替代了。”烛龙说道,“看这样子,大概是控制了沙鼠的真菌还没有习惯要如何操纵这个躯体。”
第二十四分钟,像是死了一样的蝎子突然诈尸,开始满地乱爬……很快,它便和还在蛄蛹的沙鼠撞到了一起。
蝎子先是迟疑了片刻,随后便将自己的尾针刺入了沙鼠的体内。
受到攻击的沙鼠猛地跳了起来,直接扯断了蝎子的尾巴,然后把蝎子狠狠地抽飞了出去!
断裂的蝎尾针还留在沙鼠的身上,断口处的菌丝开始在沙鼠的身上蔓延,同时,沙鼠的体内也钻出了许多菌丝,开始反向入侵这截残留在身上的蝎尾。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看到这一幕,孙杭忍不住低声感慨道。
“这大概也是诡物的生存策略之一。”烛龙思索道,“孢子在寄生了不同的宿主之后,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尽管它们有着共同的母体,但是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即便是亲兄弟也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就像是养蛊一样,只有最强的那个个体,才有资格存活下去。”
被甩到一旁的蝎子在短暂的调整之后,便再度冲向了沙鼠,那对有力的双螯瞬间便夹住了沙鼠的后肢。
但这个时候,沙鼠体内的真菌似乎已经明白了要如何操纵这具身体,它用自己的前肢压住了蝎子的脊背,并且在短短一秒钟的时间内就咬掉了蝎子的数条节肢。
紧接着,沙鼠便用它那锋利的牙齿咬开了蝎子背部的甲壳,并且死死地保持住了这个姿势。
在将画面放大了数百倍之后,孙杭看到有许多菌丝从沙鼠的眼窝、鼻腔和嘴里伸了出来,钻进了蝎子的体内,而与此同时,蝎子体内的也有许多菌丝从伤口中钻了出来,和沙鼠的菌丝彼此纠缠,混进了沙鼠的体内。
两只上一秒还在激烈厮杀的动物此时已经完全僵住了,只剩下彼此体内的菌丝还在发动着“进攻”。
孙杭突然觉得,这种攻击行为或许并不是所谓的优胜劣汰,反而更像是一种……融合。
越来越多的菌丝从两者的体内钻了出来,最后彻底将沙鼠和蝎子的躯体包裹了进去,形成了一大团像是絮一样的东西。
这个时候,沙鼠和蝎子体内寄生的菌丝早就已经不分彼此——从模因检测的结果来看,两者的模因频率也在经过多次变化之后,融合成了一个整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