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见方氏发火了,讪讪一笑,低下头去也不敢再劝。将众人打发走之后,方氏的脸色这才凝重下来。
她仔细端详了这封信的内容,没什么问题。只是方氏发觉这信上许多字,都莫名其妙的在收笔之时有向上打勾的迹象,这不是云夫人平时写字的习惯,定是有人重新抄了这封信,故意用些太平话打发她。
可是她一介女子又身在闺中,实在做不得什么,也只能借着关心朋友的名义送些云夫人可能需要的东西。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京城中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凝重,只因朝廷向扶安西州和玉门关发出好几道质问的旨意都无人回应。
就连之前笃定慕白晨不会造反的大臣也开始迟疑起来,就算有外敌入侵,这个情况这种时候不是应该及时向上通报吗?为什么一点回信都没有?
以二皇子为首的大臣们像在热油中滴入水溅起了热油一般,在京中不断嘈杂起来,大肆宣扬陈国公府勾结外敌,叛乱叛国的罪名。
不明所以的百姓听到这话也纷纷议论起来,眼看着情况更加糟糕,元延帝这才下令,严禁议论此事,随后准备钦点大臣,前往扶安西州查看原因。
袁家现在已经严禁任何人进出了,方夫人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就在她以为这样的日子得持续一年半载的时候,突然接到娘家的来信,说她母亲生了重病,要她赶紧回去看看,吓得方夫人六神无主,赶紧请示婆母。
袁老太太看这情况也不好再拦着,只让方夫人收拾好行李,赶紧回去。
当方夫人抹着眼泪,顶着红眼睛赶到方家时,却发现方老太太一点事都没有,整个人红光满面,鹤发童颜的正坐在椅子上看着年幼的孙子孙女玩乐。
方夫人一看这样就傻了,这一点事都没有,为什么那些下人还说方老太太不好呢?
方老太太一见自家闺女那傻样,直接翻了个白眼,哄着孙子孙女赶紧回去找爹娘,便命令下人全部退下。
方夫人见着有些忐忑不安:“娘,这是什么情况?您不是没事吗?为什么把女儿叫来?”
方老太太却是指了指旁边陌生的二人:“这位是四品太常寺少卿贾寰之妻沈夫人,她身旁那位是她的侄儿,也就是现任福安西州之州的长子贾涵。”
方氏愕然,与沈思双相互见礼之后,忽然想到之前云夫人送她的信,有些激动的问道。
“二位可是为了妾身手上的信件而来。”
贾涵上前行了个晚辈礼,从袖口中取出他破译的信息。方氏接过之后,顿时恍然大悟,难怪,她就说那些字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走向,原来是特意写的。
“夫人容禀,实在是如今这情形过于紧迫。我父亲还有其余等官员皆被困在扶安西州,却因为无法将消息送到京城,连累慕白晨将军被认定为造反。
慕将军何其无辜,此刻正在沙场上抵御外敌,却要被有心之人这样泼脏水。
如今,父亲和云夫人拼死将所有的消息分为三份交由小子,伯父,还有方夫人手上,就是想要躲过那些有心之人的追踪,将真相呈交到陛下手中,还请方夫人成全。”
说吧,贾涵就郑重的向方夫人行礼,方夫人哪里收起这样的大礼,赶紧将孩子扶起来。
只是她这次来的匆忙,并没有将信带着,立刻便想要打道回府把信取出来,却被方老太太叫住。
“你怎么那么火急火燎的,一点都不稳重,你也不想想这次我要你过来,是因为用了我生病的原因。你不好好陪着老母亲,却亲自跑回家中取什么信,不是明摆着让人看出不对劲吗?”
方夫人这下也急了,她哪里记得住那些信的内容?万一错过什么重要的消息呢?
谁知一个一直跟在方夫人身后,其貌不扬的丫鬟竟直接从袖口中取出那封信,方夫人当场就傻了,方老太太也是恨铁不成钢的骂道。
“我早就料到你这丫头要坏事,便早早的让这丫鬟把信给取了回来,现在你就好好待在家中,哪也不许去。”
方夫人只觉得面上烧的很,当着外人的面丢这么大的脸,只觉得娘亲一点都不疼她。
方老太太不想看这个脑子缺了一根筋的女儿,只看着沈思双说道:“沈夫人,人情我已经还了。只是接下来的事情,和我女儿无关,不管你们是要说动袁太师也好,还是要说动其他人也罢,在我女儿的事情上就此打住。”
沈思双知道方老太太就是为了保护方氏,自然答应。
而贾涵在回到家中之后立刻开始翻译第三封信的内容,终于让他搞清楚情况了。
这三封信合起来讲述了自沙狼族南下之后所发生的所有事情,包括慕白晨出征,玉门关突然遭受袭击,还有扶安西州也遭受了漠鬼族的侵扰,如今共有三处正在发生战争急需要朝廷派人营救。
与此同时,贾安还在字中藏画,这是一种特殊的叙事方式,将一幅画分成许多份藏于字中。再用特殊方式进行标记,若要将画重新批起来,就需要极大的毅力。
贾涵足足花费了两天三夜,熬的眼下乌青,这才将画重新拼起来。
而这正是漠鬼族的标志图腾,是贾安让将士们从那里死去的漠鬼族人身上拓印下来的。
因为需要将信息尽可能的保密,所以只能选用这样的方式来证明,的确有外族入侵。
现在就看如何联系上袁太师,将这些证据送到元延帝手上。
:()【红楼】贾府抄家之后的荣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