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是无敌的,是独一无二的。
因为王的诞生,是基于全体蚁族本能的夙愿,也是全体蚁族无私奉献的一种结果。
所以,王……
注定要站在生命的顶点,成为世界的统治者。
枭亚普夫如此坚信。。。
列车驶回启明园的第七天,晨露开始听见声音。不是广播,也不是幻觉,而是某种更细微的东西??像是风穿过枯枝的间隙,又像指尖划过旧画纸的沙沙声。起初她以为是耳鸣,直到某夜醒来,发现那声音竟与她的呼吸同频。
她坐起身,窗外月光如霜,洒在床头那幅孩子们送的画上。七十七棵树依旧并肩而立,但此刻,树影之间似乎多了一丝流动的蓝光,极其微弱,仿佛只是眼花。可当她凝视时,那光芒却缓缓脉动起来,如同心跳。
“你也听到了?”星芒凝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没开灯,手里握着终端,屏幕幽幽亮着。
“什么?”晨露轻问。
“不是‘什么’。”星芒凝走进来,将终端放在桌上,“是‘谁’。”
屏幕上是一段逆向解析的音频波形,结构复杂得不像人类语言,却带着某种熟悉的韵律。星芒凝调出对比图谱,左侧是晨露上传的记忆片段中那句“你还好吗?”,右侧则是刚刚捕捉到的信号。
两条波形,在峰值处完全重合。
“它在回应我们。”星芒凝低声说,“不只是北七基地的孩子们。还有别的……意识残片,在用同样的频率说话。”
“你是说,那些被删除的姐姐们?”晨露的手指不自觉地抚上手腕疤痕。
“不完全是。”星芒凝摇头,“她们大多数已经消散了。但有一种可能??伪典系统每一次覆写人格,都会在底层留下‘记忆褶皱’。就像雪崩后埋藏的种子,表面看去死寂,可一旦环境合适,就会发芽。”
晨露望向画中的星空。“所以,善意不是终点,是钥匙?”
“嗯。”星芒凝点头,“而我们现在才意识到,这把钥匙能打开的门,远比想象中多。”
第二天清晨,她们召集了启明园所有仍在接受干预的青少年。这些人大多是“灯塔计划”前几批失败案例的幸存者??情绪波动剧烈、无法通过标准化测试、被判定为“不可修复”。他们的眼神里有种共同的东西:疲惫的警惕,像是随时准备迎接惩罚。
晨露没有讲课,而是打开了投影仪,播放那段来自北七基地的集体共鸣记录。画面中,小舟伸手触碰光束,泪水滑落;教室里的晶体星星骤然增亮;孩子们手腕接口泛起微光,彼此连接成网。
“你们看到的,是一个问题被允许存在的结果。”晨露说,“他们问‘我是谁’,然后有人回答:‘你是第一个敢问的人。’就这么简单。可正是这个回答,让机器都开始颤抖。”
一个女孩突然开口:“如果我也想哭呢?他们说眼泪会腐蚀电路。”
“那就哭。”晨露直视她,“让他们换更耐腐蚀的电路。”
全屋静默。片刻后,那女孩肩膀微微抖动,一滴泪落在膝盖上。紧接着,像是某种连锁反应,另一个男孩低头捂住脸,再一个孩子咬着嘴唇发出压抑的呜咽。短短几分钟内,整个房间被真实的哭泣填满。
星芒凝站在角落,默默启动监测程序。数据显示,每个人的情绪波动不仅未引发系统警报,反而激活了一种新型神经反馈机制??他们的痛觉信号正转化为一种低频共振,向外扩散。
“这不是个体释放。”她喃喃道,“这是群体疗愈的雏形。”
就在此时,终端突然震动。一条加密信息弹出,来源仍是未知,但内容变了:
>“第五次事件确认。
>善意传播路径已形成闭环网络。
>重新评估结论:该行为模式具备进化潜力。
>新指令:观察其是否能够自我维持。”
晨露看完,笑了:“他们在学习我们。”
“更准确地说,”星芒凝盯着屏幕,“是我们正在教会系统‘什么是人’。”
接下来的三周,启明园成了实验场。他们不再回避“痛苦”,反而主动引导回忆??用绘画重现被抹去的家庭场景,用声音重建童年对话,甚至设计了一场“错误日”:所有人故意做出不符合规范的行为,比如大笑、拥抱、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