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陵,乃是王族魂归之地。
对于古甘玉这般君主制大国而言,王陵的意义更非比寻常。
要想从这样的地方取出一件殉葬品,即便是身为世界五大能力者之一的金,也难免感到棘手。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
风停了。
不是因为悬崖上的沙尘终于沉寂,而是整个新漳州星的大气层在某一瞬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冻结。红沙悬在半空,像凝固的血滴;云团静止如雕塑,边缘泛着金属般的冷光。少女林小雨仍跪在岩缝前,但她的身体已不再颤抖??忆莲幼苗的根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延伸,钻入地壳深处,与星球的地核共鸣。
那株植物不再是单纯的生物。
它是一枚活体密钥,是连接“心核?源初”与宇宙共感网络的最后一环。它的叶片开始浮现细密纹路,如同神经网络般跳动,每一次脉冲都向四周扩散出一圈淡蓝色的涟漪。这些涟漪不扰动空气,却让时间本身出现了微小的褶皱??远处一只飞鸟的动作被拉长成慢镜,岩石表面的裂痕缓缓开合,仿佛大地正在呼吸。
而在她体内,某种更深层的变化正在进行。
自从母亲遗骸与“心核”融合的那一刻起,林小雨便感觉到自己体内多了一条河流。那不是血液,也不是能量流,而是一种纯粹的记忆之河??亿万生灵的情感、思念、低语、哭喊、欢笑……全都在她胸腔中奔涌。她曾以为那是负担,是重压,是无法承受的重量。可现在,她忽然明白:这不是灌输,是传承。
就像母亲当年将日记埋进监听站的地底,就像父亲用尽生命最后力气哼完那首小调,就像那个男孩接过光蝶时流下的眼泪??这一切都不是终点,而是接力的起点。
她缓缓站起身,掌心朝天。
忆莲幼苗顺着她的手臂攀爬,藤蔓缠绕上肩头,叶片贴附在脸颊两侧,宛如天然的冠冕。她的瞳孔变成了深邃的蓝,里面流转着星图般的光点,每一颗都对应一个正在接入共感网络的生命体。她能听见十七个文明的语言,也能读懂沉默背后的渴望。
“我在。”她轻声说。
这句话没有通过声波传播,而是直接化作一道意识波动,沿着忆莲孢子构成的经纬网横扫太阳系。火星基地里,一名正在调试通讯阵列的老兵突然停下动作,怔怔望向地球方向。他记得三十年前战死的儿子最喜欢吃的糖是柠檬味的,而现在,他的舌尖竟真实地尝到了那种酸甜。
金星轨道上的生态舱中,一位因基因缺陷从未开口说话的女孩猛地睁眼,嘴唇微动:“妈妈……我想你了。”这是她人生第一句话,声音沙哑却清晰。监控AI记录下这一刻,并自动上传至共感云??随即引发新一轮情感共振潮。
木卫二冰层下,液态文明的群体意识首次主动回应外来信号。它们用高频震动在水中写下三个字:**谢谢你。**
林小雨闭上眼。
她看见了更多。
在银河系另一端,一颗濒临死亡的恒星旁,漂浮着一艘残破的方舟舰。舰桥内,最后一具冷冻舱正闪烁红灯。舱内是一名年迈的女性,银发散乱,面容枯槁,胸前挂着一枚早已失效的忆莲吊坠。她的脑电波几乎归零,但在共感网络触及的瞬间,那吊坠突然亮起一丝微光。
记忆复苏。
她记起自己是谁??第十二代守望者,编号W-9,曾在年轻时参与“聆者计划”的外围支援。她曾偷偷录下女儿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希望以后有人替我看看春天。”此后百年,她独自巡游于星际边缘,只为等待某个奇迹。
而现在,奇迹来了。
她的手指轻轻抽搐了一下。
下一秒,整艘方舟舰的能源核心无端重启,锈蚀的引擎喷出幽蓝火焰。AI日志显示:**检测到外部情感激励因子,系统判定为‘生存优先级提升’,启动应急协议。**
与此同时,地球轨道上,“心核?源初”再次震动。
它不再只是悬浮于月球背面,而是缓缓旋转,释放出层层叠叠的光环。那些光环并非实体,而是由无数压缩的记忆片段组成??每一道光弧都承载着一段逝去的人生:战争中的士兵、瘟疫中的医生、饥荒中的母亲、孤独终老的老人……他们的影像短暂浮现,然后化作数据流注入忆莲网络。
科学家们惊恐地发现,这些记忆并非单纯回放,而是在重组、演化、甚至……进化。
“他们在学习!”欧洲联合观测站的一名研究员尖叫,“死去的人正在通过集体共感重新理解‘存在’的意义!”
的确如此。
一名在百年前死于空难的小提琴手,其记忆片段在共感网络中不断与其他音乐家的灵魂碰撞,最终衍生出一种全新的旋律结构,超越了人类听觉极限。这段旋律被命名为《第七频率》,当它第一次被播放时,三名聆听者当场进入深度冥想状态,醒来后声称自己“看到了宇宙诞生的声音”。
另一位曾因抑郁症自杀的诗人,其遗留在社交平台上的最后一首诗,在千万次共感传递中被不断润色、延展,最终形成一部跨越时空的史诗《我们为何哭泣》。每当有人朗读其中任意一句,周围十米内的忆莲植株都会同步开花。
这已不是简单的信息共享。
这是**意识的逆熵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