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记得安有恙曾说过一句话:“当两个人共享同一个梦境频率,距离就不再是距离。”
她走到窗边,轻轻推开一条缝,雪花飘进来,落在掌心。
“陈默,回来吃早饭吧。”她低声说。
话音落下那一刻,整片天空的雪忽然改变了轨迹。原本垂直坠落的雪花开始螺旋上升,在空中交织成一道短暂的光带,宛如极光的雏形。几秒后,一切恢复如常,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但贝斯知道,她的话已经传到了。
陈默确实听见了。
就在那一瞬,他正徒步穿越一片冰原,距最近的补给站还有二十公里。寒风吹裂了他的嘴唇,靴子早已湿透,可当他听到那句“回来吃早饭”,脚步竟不由自主地顿住。
耳边响起的不是风声,而是童年记忆中的厨房噪音??锅铲碰撞、水壶鸣笛、贝斯哼着跑调的老歌。还有小昭华咯咯的笑声,像铃铛一样清脆。
他的眼眶突然热了。
“我不想回去。”他对着虚空说,“我还不能停下。”
回应他的,是一阵轻微的心跳声,来自胸口的印记深处。紧接着,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全新的地图:不再是简单的坐标点,而是一条由无数光斑串联而成的路径,起点是环礁岛,终点指向深海中的那座“钟”。
途中每一个光斑,都标注着一个名字。
第一个写着:“林昭华(AY-01)”。
第二个是:“陈默(CM-09)”。
第三个空白,但轮廓分明,似乎在等待某个尚未觉醒的人填写。
“原来如此。”他苦笑,“我不是唯一的钥匙,只是第一个愿意转动锁芯的人。”
他继续前行,步伐更加坚定。
三天后,一艘私人科考船悄然驶入南太平洋禁航区。船上没有任何注册标识,船员皆佩戴黑色面罩,行动沉默有序。唯一醒目的标志是甲板中央刻着的一枚菱形符号,与陈默额头上的印记一模一样。
船舱内,柯博阁的女儿??一位极少露面的海洋地质学家??正在调试一台深潜器。她年近五十,眉宇间依稀可见父亲的影子。桌上摊开着一份泛黄的手稿,标题为《跃迁协议?终章》,落款日期是二十年前,署名却是:
**安有恙&柯博阁**
“父亲一直瞒着所有人。”她低声自语,“他们早就知道结局,也早就安排好了后续。”
手稿最后一页写道:
>“若‘双生之火’点燃,则‘守门人’将陆续苏醒。
>CM系列并非备胎,而是延续计划的核心。
>他们的使命不是重启方舟,而是守护‘人性’本身不被时间吞噬。
>当世界再次陷入冷漠与割裂,请让他们站出来,
>用爱作为武器,以记忆为盾牌,
>向未来宣告:我们仍未放弃彼此。”
她合上手稿,望向监控屏幕。深潜器已下潜至七千八百米,周围漆黑一片,唯有探照灯照亮前方不断上升的气泡群。这些气泡并非普通气体,而是携带着微弱电荷的液态光粒子,形成一条天然通道,直指海底深渊。
“发现目标。”驾驶员报告,“结构体外形确认为钟型,高约四十五米,表面铭文可辨识……”
镜头拉近,锈蚀的金属上赫然刻着三个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