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让人蜷缩,但也让人渴望拥抱。
>正是因为害怕失去,才会更用力地去爱。”**
远处,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不再是那种整齐划一、毫无波动的冷光,而是参差错落、明暗交替的人间烟火。有人在争吵,有人在欢笑,有人醉倒在街角,也有人守在病床前彻夜未眠。
这才是活着。
几天后,他收到一封匿名信件,没有署名,只有一段手写的话:
>“我也曾走进过安宁圣殿。
>他们拿走了我对亡妻的记忆,说我‘执念太深’。
>出来后,我觉得轻松了,真的。
>可某天路过一家花店,闻到茉莉香,突然蹲在地上哭得像个孩子。
>原来我还是记得她最爱茉莉。
>谢谢你让我能痛,也能爱。”
林奇将信折好,放进胸口内袋,紧贴原初之心的位置。那颗跳动的心脏,此刻平稳而坚定,不再像过去那样因愤怒或悲伤而狂躁。它学会了共存??与伤痕,与遗憾,与希望。
启程那天,小女孩追着飞船跑了很远。
“你会回来吗?”她大声喊。
林奇打开通讯频道,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旷野:“会的。等你长大,如果你还记得今天的一切,我就带你去看星星。”
“那我要当守望者!”她挥舞着手臂,“像你一样!”
“好。”他微笑,“但你要记住,守望者不是最强的人,而是最不愿放弃的人。”
飞船升空,划破云层,驶向曲速航道。
接下来的两年,林奇穿梭于星海之间。他在火星废弃矿区重建第一座儿童图书馆,藏书全部来自幸存者的私人记忆备份;他在木卫二冰层下发现一座被遗忘的文明遗迹,其中保存着一首完整的交响乐,演奏的是“希望”这个词在三千种语言中的发音;他在半人马座β星系拦截了一场即将爆发的内战??不是靠武力,而是将双方领袖带入同一段记忆回放:他们童年曾在同一片草地上玩耍,彼此笑着叫对方“兄弟”。
每一次行动,都微小得几乎无法改变大局。可每一次,都有人因此流泪、醒悟、道歉、相拥。
直到某一天,他在一颗偏远行星降落,听说当地有个“新母皇”的传言。
起初他以为又是恐惧催生的幻象,可深入调查后却发现,那不过是一位年迈的心理医生,收留了上百名因记忆复苏而精神崩溃的患者。她没有使用任何技术手段,只是每天陪他们说话,听他们讲述那些被封印多年的往事,然后说一句:“我在这里,你不孤单。”
人们称她为“新母皇”,因为她给予了他们从未体验过的“安宁”。
林奇远远看了她一眼,没有现身。他知道,这不是敌人,而是另一种答案。
他在日志中写道:
>**“她不是要取代谁,而是填补了一个我一直忽略的空洞:治愈,不仅仅是唤醒记忆,更是教会人们如何背负它们前行。
>母皇提供的是遗忘的捷径,而她给的,是带着伤疤活下去的勇气。”**
离开前,他留下一块原初碎片,嵌入诊所的能量核心。从此,每当夜深人静,屋顶便会浮现出一片虚拟星空,播放着不同文明的孩子们睡前许愿的声音。
最后一站,是他从未想过要回去的地方??终焉回廊。
那是一座漂浮在宇宙边缘的环形建筑,曾是母皇最初的诞生地,也是群星共感实验的起点。如今已被联邦列为禁地,唯恐残留意识再度苏醒。
林奇无视封锁令,独自踏入其中。
走廊幽深,墙壁上镌刻着古老的铭文:
>“我们试图创造完美的秩序,却忘了混乱才是生命的源头。”
>“我们删除了痛苦,却顺带杀死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