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月明蹙眉:“嫂子现在也不一定愿意跟你分家过,她孩子带不过来,你要不跟她或者大哥说一声,过两天缓过劲就给他们盖房子。”
手心手背都是肉,黄栀子还指望大儿子一家养老呢,当然不会苛待他们。
黄栀子叹气:“我也是这样想的,就是看着她这样来气。”
“那你跟人家说说呗,你说了,嫂子肯定不给冷脸子了。”
黄栀子嘟囔:“哪有当婆婆的专门儿跟她说这事儿去?我到时候跟你大哥说。”
“……行吧。”
宋月明没把魏老太想住在自家的事儿告诉黄栀子,她怕亲妈当场跳起来,两边都是婆媳矛盾,宋月明很客观的回想一遍,事情刚发生的时候她在气头上,对王宝珍恼的很,但现在想想,也许她和王宝珍可能相处的更好,但她不愿意去做、不愿意受那份憋屈,是因为王宝珍不够重要,天然的感情不够,也是精力有限的无奈。
王宝珍是个心软又矛盾的人,她不坏,但耳根子软,似乎对收养卫云开有特殊的诉求,因此对宋月明的要求也很奇怪,加上她偶尔的想法很古怪让人捉摸不透,与她建立更深的感情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正因为逐渐琢磨清楚王宝珍的为人,宋月明逐渐选择一个最清楚地对待王宝珍的方式,物质上该有的孝敬都有,精神方面的慰藉她做不到,在刚认识的时候,宋月明喜欢王宝珍的为人,曾经期待过跟她和谐相处,多个妈也是好事,但现实告诉她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她感觉到挫败和无奈,却也不会因为这份挫败逗留太久。
宋月明还是那句话,但求问心无愧。
宋家这顿中饭吃得很热闹,饭后休息片刻,黄栀子又煮了一锅绿豆汤,舀到一个大桶里打算送到老宅子去,来回拎着很麻烦,干脆放到小三轮上送过去,宋月明跟着一起去了,顺道看看房子盖成什么样儿了。
从家里出去想北面的胡同走是中学门口,如今正是放暑假,学校里很安静,及本没什么人,她们从学校门口路过,冷不防抬头的时候却看到一个眼熟但不该在这儿的人。
这人也惊诧不已的看向宋月明,想也不想的问:“你怎么在这儿?”
是一口纯熟的京片子,但在这里就是外乡人口吻。
宋月明耸耸肩:“我家在这儿我不在这儿要在哪儿,你怎么在这儿?”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在京市胡同里盛气凌人的跟他们要求买下四合院、卫家四合院的前任住户宋青松的女儿宋娉婷。
黄栀子听着新鲜,扭头问:“这是谁呀?”
“在京市碰到的一个人,不熟,妈,咱走吧。”
“噢。”
小三轮一踩就向前走了,黄栀子心知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仔细一想,这姑娘不就是前两天从京市回来的宋青松家人?
黄栀子的八卦因子蠢蠢欲动:“月明,这人叫啥你知道不?”
“宋娉婷?”
“对对对,就是这个名字,你知道不?宋柏恒他爹回来祭拜爹娘,把他另一个媳妇还有生的孩子都给带回来了!”
算算日期马上就是七月十五鬼节,宋青松回乡祭祖也不奇怪。
黄栀子又接着爆料:“你不在家不知道,杨敏不是个生了个儿,宋青松上门给送钱去了,贺梅香关着门不让进去,宋柏恒回来也不认爹,当时好多人搁外面看着,宋青松又娶的那个媳妇还在门外边劝着贺梅香开门,听说刚才跟你说话那个闺女气骂人,又被宋青松给打了,热闹死了!”
原文里确实有这一段,还是原配手撕小三的一大爽点。
宋月明想笑却笑不出,黄栀子说完兴奋处见闺女没反应就兴趣缺缺的停住不再说,她闺女现在过得这么好,肯定早把以前的事儿给忘了!
两人在老宅子帮了会儿忙就回来了,卫云开也跟着呢,时间不早了,他们今天还得回家,谁知刚进家门就发现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不是给他奶奶的?”
“……唉,云开这奶奶可真是,我要是碰上这样的婆婆,我跟你爸得过不成。”人家探病的鸡蛋堆在床底下不吃,倒教孙子孙媳妇天天掏钱买着吃,一顿饭都要送过去三四个鸡蛋,比坐月子的妇女吃的还好!
“行了,妈,就是几顿饭的事儿,快出院了。”
黄栀子点点头,这鸡毛蒜皮的家事确实没法儿说,到了医院门外还不忘叮嘱:“你这头三个月可得招呼着点,别拿重东西也别累着。”
“妈,我知道。”
到第四天,大夫说魏老太明天就可以出院,接下来的时间在家好好休息,等到时间来医院拆夹板就中。
又去医院送饭的时候,众人正在商量魏老太该怎么照顾,其实根本用不着商量,魏老太的小儿子、徐三妞的男人早就死了,奉养魏老太的事儿她一天都没做过,这会儿魏根生两口子也没指望她。
谁知道说着说着,正在吃饭的魏老太目光移到宋月明身上来,一只手颤颤巍巍的指着她:“我要住在开子家!”
宋月明脑内浮现出四个字,不知所谓,下意识反应就去看卫云开的表情,他微微蹙眉,似是没反应过来,抿着嘴角,不是很愉快的神情。
齐树云和马凤丽齐齐露出看好戏的表情,魏根生和王宝珍都愣住了,好端端的怎么想到住到那儿?
一直沉默不语的徐三妞抬起头来,眼睛里都是亮光,语气里都是小心:“咱娘住在开子家也中,月明做饭好吃,咱娘吃点好东西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