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 7080(第8页)

7080(第8页)

谁说挣钱必须跪着?这个钱他不光能站着挣,还能坐着挣躺着挣,让天下世族满地打滚儿求着他挣。

不过挣都挣了也不能太过分,书本质量再好也就那样,服务上必须让各位出钱的大爷觉得这钱花的值。

对不起了陛下,劳烦您再当次工具人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汉地界儿出现好东西自然要给皇帝送一份儿以示尊敬。

当然,在皇帝拥有之前,远在并州的美人爹和长辈们都会先一步得到他充满爱意的儒家典籍大礼包。

他荀明光!就是这么靠谱!

回归正题,把好东西给天子和杨太傅都送一份。

还是那句话,虽然朝廷已经成了摆设,但是朝廷就是朝廷,缺了这个摆设就是不行。

天子手里出现好东西,朝中众臣看到后肯定心痒痒,到时候那些人都是他们的潜在客户。

——书是哪儿来的?

——颍川太守荀晔上贡。

——颍川太守荀晔哪儿来的?

——得神人入梦遣工匠复刻得之。

——卖吗?

——什么?岂有此理?得神仙传授才印出来的东西怎能用钱来羞辱?你是看不起神仙还是看不起陛下还是看不起荀小将军?

——荀小将军这边来,荀公在京时与在下交好,看在荀公的面子上以三千金换《春秋》一本如何?

——荀小将军这边来,balabalabala~

总之就是,自带价来买、啊不、换书。

他自己定价抠抠搜搜不敢定太高,别人自带价就不用他操心了,有奉孝叔的劝解在前,对面报多高的价他都能面色如常的应下。

要是有人觉得他来者不拒有敛财之嫌也没关系,他自有说辞应对。

如今这天下打着匡扶汉室旗号的诸侯遍地都是,真正想振兴汉室的却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他荀明光得到好东西第一时间给天子送了一份儿还不能证明他是个憨憨?

拜托,过来求书的都是长辈,要么和他们家叔祖有交情要么和他爹或者他那一串儿叔是朋友,他只是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小辈,不懂得拒绝有错吗?

他还是个孩子,不懂事犯点错儿多正常,和他计较太多那是心理阴暗见不得别人好。

反正他年纪小不懂事儿,把他惹急了他就让上天的恩泽惠及天下苍生,正好还省的为之后的普及义务教育工作找借口了。

第73章奸商竟是我

*

荀晔将他的新计划说了一遍,成功得到聪明叔的夸奖。

郭鬼才一边鼓掌一边夸,“不错不错,此法甚好。”

法子甚好,也甚是缺德。

果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小子和吕布在一块儿待久了显得傻的可爱,和他在一块儿待久了就聪明的多。

这不,都学会坑人了。

荀晔也觉得他这新法子甚好,说完之后没再停留,他回去完善完善新计划再抽空写个章程,如果两位聪明叔没意见那就通知并州的长辈配合他搞钱。

前人的失败教训说的明明白白: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这种缺德的法子不能让太多人知道,不然以世家大族之间那庞大的关系网最多两个月就能传遍天下,颍川地界儿只能天知地知两位叔知他自己知,再多一个人都不行。

奉孝叔和志才叔都有点儿叛逆,也就是所谓的“负俗之讥”,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俩人经常因为想法和主流不一样而被嘲笑。

而且两个人都不觉得世家大族的地位有多超凡,在他收割世家的时候只会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看到哪儿有疏漏还能提醒几句。

纸质书轻便易携带成本还低,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虽然这好东西推广开来有颠覆世家地位的风险,但是那又如何?世家地位被颠覆和他们俩有半毛钱的关系吗?

荀晔来颍川这些天几乎天天和两位聪明叔待在一起,已经摸透两个人的脾性。

奉孝叔嘴上不饶人,但也只是嘴上不饶人,真正特立独行不好相处的反而是病恹恹的志才叔。

一个看似唯恐天下不乱,实际上私底下经常念叨要是生在太平盛世会如何如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