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偌大的豫州不够他们出风头,非要来兖州显摆他们有能耐咋滴?
帮忙归帮忙,但是客人要有客人的自觉,喧宾夺主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地方官好了伤疤忘了疼,或者说,利欲熏心不要脸,生命收到威胁的时候说跑就跑,感觉威胁消失了又装腔作势的回到本该他们守护的城池里惺惺作态。
可黄巾贼也不都是想求和的,还有一部分硬骨头到目前为止宁肯饿着肚子挨打也不肯服软。
那少部分硬骨头看到官府的反应勃然大怒,他们打不过孙坚的兵还打不过城里那些见贼就跑的废物?
兄弟们!抄家伙干他们!
一片混乱之中,兴冲冲觉得贼寇已是强弩之末要表现一番的太守国相们又阵亡了好几个,想必他们死前一定很后悔为什么没能早点明白“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强弩之末的贼匪更猛”的道理。
坏消息:兖州不光没了州牧,连太守国相等郡国主官也仅剩不到一半幸存。
好消息:最后那几伙硬骨头黄巾贼打了胜仗气顺了,扭头干脆利落的举起了白旗。
幸存的几位主官:???
故意的!他们一定是故意的!
那几支硬骨头的确是故意的,但是故意的又能怎样,他们要投降的是豫州的官,兖州的官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虽然他们是黄巾,但是他们也能分辨好坏,比起凭本事或者嘴皮子降服他们的人,他们更讨厌那些事情结束了来抢功的家伙。
活儿是他们干的吗就冲出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浴血奋战的是他们一样。
不管怎么说,兖州境内的贼乱终于有了结束的征兆。
几十万饿肚子的黄巾贼低头投降接受收编,贼众零零总总加起来约有四十万,不算老弱妇孺以及身有残疾的青壮年,能正经编入军队的仍有十万人。
十万大军,就算还没经过正经训练,光看人数也不可小觑。
何况荀晔手中不只这一支队伍。
不算并州的兵力,只颍川一处的兵力就不下十五万,若是算上豫州乃至刚被带去南阳的军队,总数加起来更是可怕。
都说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但是吃成胖子的感觉是真好啊。
荀小将军看着整理出来的数据很想仰天大笑,但是那样会显得他太不稳重,到底还是保住了面上的沉稳。
始皇陛下那里任务完成已经离开,接下来就是带几个黄巾首领进京顺便把兖州牧的职位要来,然后就是他们贾校尉带领四十万人恢复生产。
十万大军的确很令人心动,但是荀某目前不缺兵,刚刚从良的黄巾贼也没本事让他放心用,都先劳动改造两年再说。
能踏踏实实留下来的可以转职,投降之后还暗戳戳想搞事的就严加看管继续劳改。
反正牢头是贾诩,不怕搞不定那些家伙。
大美农田欢迎您~在太阳下分享呼吸~
诶嘿,就是这个感觉。
荀小将军来到兖州好像就不想走了,幸存的各地主官表面没有反应,心里已经把人骂了一遍又一遍。
岂有此理!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他们承认平定贼患是大功,但是正常人平定完贼患就走了,哪儿有来了就不走的道理?
不行,得赶紧推个州牧出来将人撵出去。
……
东武阳官署,曹操打完仗回来还没休息几天,糟心事儿就追在他屁股后面咬了上来。
尽管曹老板早有准备,但还是被那群人的嘴脸气的破口大骂,“蝇营狗苟之辈还有脸骂别人,他们当天下人都和他们一样利欲熏心?”
推他当州牧?他看上去像和那些家伙同流合污的人?
程昱瞅了眼暴怒的主公,低下头慢吞吞的喝茶。如果可以的话,他更想被主公赶出门外,也好过在这里如坐针毡。
信是陈留送来的,上面有兖州官员和各大世家联合落款。他也是兖州本地人,现在的事情他实在不好说太多。
说来也挺丢脸,兖州八个郡国十几个位高权重的官儿,到目前能喘气儿的只剩下五六个,无一例外全都在落款上。
兖州牧刘岱阵亡,兖州治中和别驾却都活的好好的。
济北相鲍信最开始抵御黑山贼黄巾贼的双重进攻阵亡,任城相和济阴太守、山阳太守则是后来觉得黄巾贼失去威胁大意之下丢了性命。